成语拼音:shēng duó yìng qiǎng
成语解释:夺:强取。形容强行抢夺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还亏褚一官力大,把个公子生夺硬抢的救护下来,出了房门,一溜烟跑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抢夺
繁体字形:生奪硬搶
英文翻译:Life snatches hard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夺:1.强取;抢:掠夺。巧取豪夺。从歹徒手里夺过凶器。强词夺理。2.争先取到:夺冠。夺红旗。3.胜过;压倒:巧夺天工。先声夺人。4.使失去:剥夺。褫夺。5.失去:勿夺农时。6.作决定:定夺。裁夺。7.(文字)脱漏:讹夺。
硬:1.物体内部的组织紧密,受外力作用后不容易改变形状(跟“软”相对):坚硬。硬木。硬煤。2.(性格)刚强;(意志)坚定:强硬。硬汉子。话说得硬。3.坚决或执拗地(做某事):不让他去,他硬要去。4.勉强地(做某事):硬撑。他一发狠,硬爬上去了。5.(能力)强;(质量)好:硬手。货色硬。
抢:[qiǎng]1.夺,硬拿:抢劫。抢夺。2.赶快,赶紧,争先:抢先。抢占。抢购。抢攻。3.刮,擦:磨剪子抢菜刀。4.当面责备或讽刺:抢白他一顿。[qiāng]1.碰,撞:呼天抢地。2.同“戗”。[chēng]1.〔抢攘〕纷乱的样子,如“支离抢攘兮,遭世孔疚”。2.(搶)
“生夺硬抢”这个词听起来像是武侠小说里的情节,但它其实在生活中也有不少影子。举个例子,某公司为了抢占市场,直接复制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并低价倾销,导致对方资金链断裂。这种行为算不算“生夺硬抢”?答案是肯定的——它跳过了正常的商业竞争规则,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破坏生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手段真能长久吗?去年某网红奶茶品牌快速扩张时,通过高薪挖走同行所有资深店长,结果三个月后因服务质量暴跌被消费者抵制。这说明强行掠夺资源就像吃快餐,看似效率高,实则损害根基。毕竟团队默契和品牌口碑,可不是靠砸钱就能瞬间转移的。
现实中还有更隐蔽的“软性掠夺”。比如家长强迫孩子放弃美术爱好改学编程,美其名曰“为你好”。这本质上是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人,用亲情绑架代替平等沟通。试问:当选择权被剥夺,孩子还能真正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吗?
我个人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越是成熟的行业,越少出现生夺硬抢的情况。就像自然界的顶级掠食者不会过度捕猎,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更注重可持续增长。毕竟暴力夺取可能赢得一时,但合作共赢才能创造持久价值。下次看到“捷径”时,或许该想想:这究竟是真机会,还是裹着糖衣的陷阱?
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当某些领域门槛过高或机会稀缺时,就容易催生极端竞争手段。就像高峰期的地铁站,明明大家都有票,还是会有人推搡着往前挤。但值得庆幸的是,越来越多行业开始建立更透明的规则,就像高铁站台的排队护栏,让资源获取变得有序而文明。
最后分享个小故事:老家菜市场两位鱼贩曾经为客源大打出手,后来发现合作开发微信订餐服务后,营业额反而翻倍。这让我相信,与其想着怎么抢别人的蛋糕,不如共同把烘焙坊做大。毕竟世界上的资源,从来都不是零和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