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ōu fàn piáo yǐn
成语解释: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曾友于》:“汝父母皆不知,我岂惜瓯饭瓢饮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生活清苦
繁体字形:甌飯瓢飲
英文翻译:Oufan Ladybug drink
瓯:1.小盆。2.杯子:茶瓯。3.浙江温州的别称。
饭:1.煮熟的谷类食品。特指米饭。2.每天定时吃的食物:早饭。晚饭。
瓢:用来舀(yǎo)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提到“瓯饭瓢饮”,许多人可能会一头雾水:这成语到底什么意思?它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成语原指用陶碗盛饭、用瓢舀水喝,形容生活极其简朴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说:“老王虽然收入不低,但常年保持着瓯饭瓢饮的习惯,衣柜里最贵的衣服穿了八年还在用。”这里既点出了主人公的节俭,又暗示了他对物质需求的淡泊态度。
问题一: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夸人吗?不一定。比如描述创业者初期状态时:“团队初创时瓯饭瓢饮是常态,大家挤在车库改装的办公室里,用一次性餐具吃饭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样的用法既客观呈现了艰苦环境,又暗含了对奋斗精神的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在“他宁可瓯饭瓢饮也不肯接受合理薪资”的场景里,反而可能暗示某种偏执。
问题二:现代人还需要这种生活方式吗?观察身边的年轻人会发现有趣现象:有人月入三万照样带饭上班,有人租着房子也要买限量球鞋。用瓯饭瓢饮造句时,可以这样对比:“小张的瓯饭瓢饮是主动选择,她把省下的钱都用在了环球旅行上;而隔壁小李顿顿外卖,其实是因为根本不会做饭。”这里既没有美化苦行僧式的生活,也点出了消费选择背后的自主性差异。
个人观点:简朴≠匮乏我曾在山区见过真正的“瓯饭瓢饮”——村民用豁口的粗瓷碗盛玉米糊,竹筒当水杯,但饭桌上的笑声比城市餐厅更爽朗。这让我意识到,关键不在器具本身,而在于人对生活的掌控感。当简化物质成为主动选择,破碗也能盛满自在;若因窘迫被迫将就,再精致的餐具也尝不出滋味。
最近遇到位自由职业者,他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现在算是进阶版瓯饭瓢饮——电脑是二手的,但买的书都是精装本;中午吃便利店饭团,晚上却舍得去听音乐会。”这种有取有舍的生活智慧,或许才是这个古老成语在现代社会的最新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