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ài shòu shí rén
成语解释: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成语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比喻统治者虐政害民
繁体字形:率獸食人
英文翻译:tyranny of government
率:[lǜ]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如出勤率是某一单位或个人在某一时期内实际出勤日数和规定应出勤日数的比值。[shuài]1.带领:率队前往。2.轻易;不慎重:草率。轻率。3.直爽坦白:率真。直率。4.大概:大率如此。5.顺着;沿着:率由旧章。
兽:1.指哺乳动物,通常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野兽。禽兽。走兽。2.比喻野蛮;下流:兽心。兽行。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率兽食人”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带领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残暴无道,让百姓陷入苦难。比如历史上某些暴君横征暴敛,百姓饥寒交迫,民间就会流传“君王若再如此率兽食人,天下必乱”的愤慨之声。那么,这里的“兽”究竟指什么?其实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野兽,而是比喻统治者将百姓当作猎物压榨的冷酷行为。
现代语境中,这个成语也能用来隐喻某些极端现象。比如某公司老板为追求利润,强迫员工每天工作16小时,甚至克扣工伤赔偿,员工私下怒斥:“这简直是新时代的率兽食人!”这样的用法是否贴切?答案在于理解成语的核心逻辑——当权力者将他人视为工具而非同类时,其行为本质上与“驱使野兽吞噬人性”无异。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能用这个成语吗?”当然可以。比如朋友抱怨房东突然涨租三倍,导致自己被迫睡在办公室,你可以回应:“他这是想钱想疯了,简直像率兽食人!”这既表达了不满,又让语言带上了文化厚度。关键在于抓住“强势方对弱势方无情剥夺”的核心场景。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远超字面描述。它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当我们在职场、家庭甚至社交中手握优势时,是否也在无意识中成为“率兽者”?例如父母强迫孩子放弃爱好去学医,美其名曰“为你好”,这种以爱为名的控制同样值得警惕。成语的价值,正在于它能跨越时空引发共鸣。
或许有人觉得这词过于古老,不如直接说“剥削”更直白。但换个角度看,正是“率兽食人”的画面感强化了情感冲击——野兽撕咬血肉的场景,比抽象概念更能唤醒人性中的共情。就像我们看到非洲草原的猎食场景会本能不适,这种生理性反感恰好映射了人类对同类相残的本能抗拒。
最后分享一个冷知识:古人用“兽”作比喻时,常暗含“失德者不如禽兽”的批判。比如《礼记》说“无礼仪者,虽能言,亦禽兽心”,这与“率兽食人”形成了奇妙互文。当我们将这些碎片拼合,会发现传统文化始终在强调:真正区分人与兽的,是对同类的悲悯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