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óu
  • jiù
  • yu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óu zǐ jiù yuè

成语解释: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成语出处:《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自作聪明

繁体字形:猴子捄月

英文翻译:Monkey saves the moon

猴子救月的意思

猴:1.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外形略像人,身上有毛,多为灰色或褐色,有尾巴,行动灵活,好群居,口腔有储存食物的颊囊,吃果实、野菜、鸟卵和昆虫等。通称猴子。2.乖巧;机灵(多指孩子):这孩子多猴啊!3.像猴似的蹲着:他猴在台阶上嗑瓜子儿。4.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月:1.月球;月亮:月食。月光。赏月。2.计时的单位,公历1年分为12个月。3.每月的:月刊。月产量。4.形状像月亮的;圆的:月琴。月饼。5.姓。

成语评论

猴子救月”这个成语听起来挺有趣,但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来源于一个寓言故事:一群猴子看到水中的月亮倒影,以为是月亮掉进河里了,于是手拉手连成一串去“打捞”,结果当然是白忙一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费尽心思却做了无用功,或者盲目行动不考虑实际情况。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谁还会干这种傻事啊?”仔细想想,生活中还真不少见。比如有人听说炒股能暴富,根本不研究市场就跟风投钱,结果赔得血本无归;还有家长逼着孩子学十几种才艺,最后孩子身心俱疲却无一精通。这些不都是现代版的“猴子救月”吗?

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这种困境呢?我觉得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就像猴子只看到水里的月亮;二是从众心理作祟,当周围人都在做某件事时,我们容易不假思索地加入。有个朋友曾跟我抱怨:“明明知道直播带货竞争激烈,可看别人都赚钱,还是忍不住辞职去试水。”结果半年后黯然回归老本行。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藏着智慧的另一面。有次听老木匠说起他的学徒:“那孩子整天研究3D建模,却连刨子都拿不稳。我让他先老老实实磨三个月凿子,他倒说我思想老旧。”其实新技术固然重要,但轻视基本功何尝不是另一种“救月”行为?就像现代人总想找捷径,却忘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换个角度想,“猴子救月”的故事里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至少猴子们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只是用错了方向。这让我联想到创业团队:既需要敢想敢做的冲劲,更需要定期“抬头看真月亮”的清醒。下次准备大干一场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我们是在追水中倒影,还是真正在解决问题?

有位幼儿园老师的做法很有意思。当孩子们模仿猴子救月的故事时,她不会简单说“这样不对”,而是引导他们思考:“除了手拉手捞月亮,还能用什么方法确认月亮的位置呢?”这种启发式教育或许正是破解“救月困境”的钥匙——保持好奇心的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真正的成长不是避免犯错,而是学会在试错中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