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āo
  • shǔ
  • tóng
  • chǔ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āo shǔ tóng chǔ

成语解释:见“猫鼠同眠”。

成语出处:《新唐书·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繁体字形:貓鼠同處

英文翻译:thieves and police work together , as the cat and the rat sleep together

猫鼠同处的意思

猫:[māo]1.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等色。种类很多。2.躲藏:猫在家里不敢出来。[máo][猫腰](máo∥yāo)同“毛腰”。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成语评论

猫鼠同处”这类成语总让人联想到天敌间的微妙平衡。比如“猫鼠同眠”常用来讽刺表面和谐、实则各怀心思的关系。比如两家竞争公司突然宣布合作,媒体评价:“这简直是现代版的猫鼠同眠,发布会上握手微笑,背后数据争夺战可没停过。”

有人可能会问:这类成语只能形容虚伪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敌忾同仇”这个冷门成语,原指猫和老鼠暂时联手对抗更大的威胁。就像疫情期间,原本竞争激烈的医药企业共享研发数据,网友调侃:“果然没有永远的敌人,连猫鼠都能统一战线!”

细品这些成语会发现,古人早就看透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就像邻居张叔总抱怨对门老王抢他客户,上周暴雨时两家却合力疏通下水道。这种亦敌亦友的状态,不正像成语里说的“猫见耗子不全是追,鼠遇猫咪未必都逃”吗?

当代社会更需要理解这种动态平衡。我常观察到,职场新人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认知陷阱。实际上,竞争对手可能成为技术革新的推手,就像猫追老鼠客观上促进了鼠类的敏捷进化。这种辩证思维,或许正是古老成语给现代人的启示。

下次遇到看似矛盾的合作关系时,不妨想想:眼前是“猫鼠同眠”的权宜之计,还是“化敌为友”的智慧转身?答案往往藏在双方共同利益的那片灰色地带。毕竟在这个互联时代,绝对的敌对就像纯黑与纯白一样,正在变得越来越稀有。

"猫鼠同处"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