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áng měng fēng dú
成语解释:形容人凶狠毒辣。
成语出处:《南齐书·王融传》:“夫虏人面兽心,狼猛蜂毒,暴悖天经,亏违地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狼猛蜂毒
英文翻译:Beehive venom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猛:1.猛烈:勇猛。突飞猛进。炮火很猛。2.忽然;突然:他听到枪声,猛地从屋里跳出来。3.把力气集中地使出来:猛着劲儿干。4.姓。
蜂:1.昆虫。种类很多。有的成群生活,有毒刺,如蜜蜂、胡蜂;有的单独或成对生活,捕食小虫,如蜾蠃(luǒ);有的营寄生生活,如寄生蜂;有的危害植物,如叶蜂。2.比喻成群地:蜂聚。
毒:[dú]1.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毒性。毒饵。毒药。毒蛇。吸毒。贩毒。2.害,伤害:毒害。毒化。毒杀。莫予毒也(没有谁能危害我,即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3.凶狠,猛烈:毒辣。毒计。毒刑。狠毒。恶毒。4.恨,以为苦:令人愤毒。[dài]古同“玳”,玳瑁。
“狼猛蜂毒”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或行为既像狼一样凶猛,又像毒蜂一样阴险,带着双重威胁。比如有人表面上对你笑嘻嘻,背地里却设陷阱坑你,这就有点“狼猛蜂毒”的味道了。
举个例子:小明发现同事老张一边在领导面前夸他勤奋,一边偷偷篡改了他的项目数据。这种行为不就是典型的“狼猛蜂毒”吗?表面热情,实际暗藏毒刺。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狼和蜂做比喻?”其实古人观察自然发现,狼攻击时直来直往,而蜂伤人则是趁其不备。把两者结合起来,恰好能形容“明枪暗箭”同时存在的危险局面。这种比喻既生动,又容易让人联想到具体的画面。
现代生活中,“狼猛蜂毒”的现象其实不少见。比如某些商业竞争里,竞争对手可能先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狼的正面攻击),再散播谣言抹黑对手(蜂的暗中使坏)。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也提醒我们:面对复杂情况时,既要有防备“明枪”的勇气,也要有识别“暗箭”的敏锐。
我个人觉得,虽然成语本身带点负面色彩,但它更像一面镜子。它照出人性中的某些阴暗面,但也让我们更清楚——真正厉害的人,不需要靠“又猛又毒”来取胜。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往往赢在光明磊落,而不是阴招频出。
下次遇到“狼猛蜂毒”式的人物,与其以牙还牙,不如保持距离、专注提升自己。毕竟,蜜蜂蜇人后自己也会死,恶狼再凶也怕火光。生活中真正的赢家,从来都是那些既能看清规则,又能守住底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