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íng
  • rán
  • zhā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íng rán zhāng mù

成语解释:犹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成语出处:清·王韬《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曾贼知军门自至,突出欲擒之,狞髯张目,勇气百倍,直呼军门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人发怒的样子

繁体字形:獰髥張目

英文翻译:To open one's eyes and beard

狞髯张目的意思

狞:(面目)凶恶:狞恶。狞笑。

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发苍髯。

张: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张嘴。张翅膀儿。张弓射箭。一张一弛。2.陈设;铺排:张灯结彩。大张筵席。3.扩大;夸张:虚张声势。4.看;望:东张西望。5.商店开业:新张。开张。6.a)用于纸、皮子等:一张纸。两张画。十张皮子。三张铁板。b)用于床、桌子等:一张床。四张桌子。七张犁。c)用于嘴、脸:两张嘴。一张脸。d)用于弓:一张弓。7.二十八宿之一。8.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成语评论

狞髯张目”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发怒时胡子竖起、瞪大眼睛的样子,就像武侠剧里大侠要动手前的表情。比如,小明看到有人欺负同学,突然“狞髯张目”,一把抓住对方的手腕——当然小明才五年级,胡子还没长出来呢!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反而让画面变得生动有趣。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谁还用这种文绉绉的词啊?”其实很多成语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比如公司会议上,王经理听到离谱的提案时“狞髯张目”,吓得提案人赶紧改PPT。虽然现代人很少留长须,但成语背后的情绪张力依然能引发共鸣。

这个成语和“怒发冲冠”有什么区别呢?试着想象两个场景:张飞喝断长坂桥是典型的“狞髯张目”,而岳飞写《满江红》时更接近“怒发冲冠”。前者偏向外在的威吓姿态,后者着重内心激愤的升华。就像有人吵架时拍桌子瞪眼是“狞髯张目”,而独自生闷气写日记则像“怒发冲冠”。

有趣的是,我发现这个成语正在经历“萌化”演变。游戏《妖怪客栈》里的掌柜猫妖,每次算错账就“狞髯张目”,圆滚滚的脸配上炸毛特效,反而显得滑稽可爱。这说明传统文化符号完全可以在新时代焕发新意,关键看我们怎么创造性使用。

下次遇到需要强调戏剧性冲突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描写老厨师看到徒弟浪费食材时“狞髯张目”,既传神又带着些许幽默感。记住,语言就像调色盘,古老的成语也能调出符合现代审美的色彩。

"狞髯张目"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