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u
  • xíng
  • láng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ǒu xíng láng xīn

成语解释: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成语出处: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狗行狼心

英文翻译:Wolf in the dog

狗行狼心的意思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行:[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狼:哺乳动物,外形像狗,面部长,耳朵直立,毛黄色或灰褐色,尾巴向下垂。昼伏夜出,冬天常聚集成群,性凶暴,吃野生动物和家畜等,有时也伤害人。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成语评论

狗行狼心”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对吧?狗不是忠诚的代表吗?狼又常被贴上狡猾凶残的标签。其实这个成语形容的是表面温顺如狗,内心却像狼一样狠毒的人。比如某公司里总笑眯眯帮同事带咖啡的小王,却在季度考核时偷偷篡改他人业绩数据——这就是典型的“狗行狼心”。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笑里藏刀”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行为模式。“笑里藏刀”更侧重表面友好下的恶意算计,而“狗行狼心”强调日常行为伪装出的温顺感。就像社区里主动帮老人搬东西的邻居,转头却用AI技术伪造合同骗取房产,这种反差更符合“狗行狼心”的刻画。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有这种现象?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理论”能解释部分原因。当人们发现伪装能带来更大利益时,就容易戴上“狗”的面具。不过现在网络时代,每个人的行为轨迹其实都有迹可循。比如某美食博主在视频里热情分享菜谱,私下却被爆出用过期食材,这种“人设崩塌”恰恰印证了“狼心”终会暴露的规律。

值得思考的是,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唐朝名臣魏徵曾用“兼听则明”提醒唐太宗,放在今天依然适用。与其纠结于他人是否“狗行狼心”,不如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就像买水果时,既会看摊主热情的笑容,更要检查水果实际的新鲜度。

有个有趣的发现:成语中的动物象征正在被重新诠释。年轻职场人用“哈士奇式同事”形容表面呆萌实则拆台的行为,这种新时代的比喻其实延续了“狗行狼心”的思维逻辑。当我们在社交软件看到精心设计的动态时,或许该想想:这是真实的生活切片,还是某种人设经营?

最后想说的是,成语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的理解。在信息更透明的今天,“狗行狼心”的伪装成本其实越来越高。与其费心扮演别人,不如踏实做自己——毕竟,真实的笨拙比完美的虚伪更让人安心。就像春天公园里,那些坦然露出牙床大笑的人们,反而比过度美颜的自拍更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