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ān
  • luó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ān luó mò bǔ

成语解释:谓无法弥补。

成语出处:《花月痕》第十一回:“痴珠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复抱坠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牽蘿莫補

英文翻译:There is no remedy for Petunia

牵萝莫补的意思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牵引。牵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牵连。牵制。3.姓。

萝: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藤萝。茑萝。女萝。松萝。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广大。5.姓。[mù]古同“”。

补:1.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缝补。补牙。补袜子。修桥补路。2.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补。增补。补选。候补。缺什么补什么。3.补养:滋补。补品。身体虚,需要好好补一补。4.利益;用处:补益。不无小补。空言无补。5.姓。

成语评论

提到“牵萝莫补”,很多人可能一头雾水。这个成语其实源自《后汉书》,字面意思是“拉着藤萝却补不了房子”,比喻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反而徒劳无功。举个例子:小张为了省钱,买了个二手空调,结果三天两头出故障,维修费反而超过买新机的钱——这就是典型的“牵萝莫补”。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亡羊补牢”有什么区别呢?关键在于行动是否有效。“亡羊补牢”是及时止损,而“牵萝莫补”就像用胶带粘破洞的水管,表面看似在补救,实际根本解决不了核心问题。比如公司用克扣员工福利来填补财务漏洞,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却会引发人才流失,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就属于“牵萝莫补”。

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我见过家长为让孩子专心学习,没收所有电子产品,结果孩子反而溜去网吧;也见过朋友为了缓解焦虑疯狂购物,最后被信用卡账单压得喘不过气。这些案例都在提醒我们:面对问题时,找到根源远比表面应付更重要。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职场也有新解。有个同事总爱在汇报时堆砌专业术语,以为这样显得专业,结果反而让领导听不懂他的方案。这种用复杂掩盖本质的行为,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牵萝莫补”?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的智慧在于教人建立系统思维。就像修房子不能靠攀扯藤蔓,解决问题需要先理清脉络。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在真正解决问题,还是在做表面文章?这个自省的过程,或许比急着行动更有价值。

最后分享个历史小故事:明朝某县令治水,总在决堤处填沙袋,却不愿疏通上游河道。百姓说他“牵萝补堤终成空”,果然次年洪水更甚。这提醒我们,有些问题就像滚雪球,错误的方法会让后果越来越严重。与其事后补救,不如在行动前多花时间规划,这才是避免“牵萝莫补”的关键。

"牵萝莫补"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