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o
  • shí
  • z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áo shí gǔ zi

成语解释:指讨厌的东西。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方言

繁体字形:牢什古子

英文翻译:Kushito

牢什古子的意思

牢:1.养牲畜的圈(juàn):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4.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什:[shí]1.由十个合成的一组。古代户籍十家为什,军队十人为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2.同“”:什一(十分之一)。什百(十倍或百倍)。3.各种的;杂样的:什锦。什物。4.诗篇:篇什。佳什。[shén]1.〔什么〕疑问代词。2.表示疑问:想什?。干什?3.表示虚指或任指:他仿佛想说什。他什都不怕。

古:1.古代(跟“今”相对):远古。厚今薄古。2.经历多年的:古画。古城。这座庙古得很。3.具有古代风格的:古拙。古朴。4.真挚纯朴:人心不古。5.古体诗:五古。七古。6.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成语评论

牢什古子”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怪,但仔细一琢磨,它像在形容那些被人反复念叨的旧道理。比如办公室里总有人说“年轻人要多吃苦”,这话本身没错,可要是每周开会都听三遍,难免让人觉得像复读机——道理是好道理,但嚼得太碎了反而没味道。

为什么人们一听“牢什古子”就皱眉?其实这和大脑的“新鲜感偏好”有关。科学家发现,重复出现的信息会激活大脑的“过滤模式”,就像听到邻居家装修电钻声,第一天觉得吵,第十天已经能自动屏蔽了。想要真正影响他人,或许该学学奶茶店的“季节限定款”——同样的原料换个新包装,立刻让人想尝鲜。

去年参加读书会时,有位老先生把《论语》讲出了新花样。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短视频时代可以理解为“每个15秒视频里都藏着知识碎片”,顿时让台下年轻人眼睛发亮。你看,老道理穿上新马甲,照样能成为爆款。

不过话说回来,“牢什古子”也有它的生存智慧。就像老家木门上的铜环,虽然锈迹斑斑,但轻轻一叩就能唤醒儿时记忆。关键是要找到旧物新用的巧劲——把长辈的唠叨变成有声书,把领导的车轱辘话做成备忘录模板,这不就是现代人的“旧物改造”吗?

下次再听到老生常谈时,不妨试试“淘金思维”:在话语的砂砾中翻找真金。就像我爷爷总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有次赶早班机突然体会到了避开早高峰的畅快,这才发现老话里藏着时间管理的原始智慧。

说到底,语言就像河流,既要留住清澈的源头活水,也要奔向新鲜的入海口。与其争论道理的新旧,不如做个会嫁接的园丁——把传统的枝干接上现代的芽,或许就能开出意想不到的花。

"牢什古子"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