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ú shǒu ē páng
成语解释: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说法
繁体字形:牛首阿旁
英文翻译:Head of cattle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阿:[ā]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亲昵的意味:阿大。阿宝。阿唐。2.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阿婆。阿爹。阿哥。[ē]1.迎合;偏袒:阿附。阿谀。刚直不阿。阿其所好。2.大的丘陵:崇阿。3.弯曲的地方:山阿。4.指山东东阿:阿胶。5.姓。
旁:[páng]1.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2.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3.广,广泛:旁征博引。4.邪、偏:旁门左道。5.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bàng]古同“傍”,靠。
“牛首阿旁”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趣。它原本出自佛教经典,指的是地狱里长着牛头的狱卒,后来用来形容人面目狰狞或性格严厉。比如同事小王总爱板着脸训人,大家私下开玩笑说:“他训话时简直像牛首阿旁现世!”
为什么用“牛头”来比喻严厉呢?这和古代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牛在人们印象中既有力量感又带着倔脾气,就像那些固执又严肃的人。记得有次社区调解邻里纠纷,李大爷拿着老照片说:“当年我当生产队长时,你们这些年轻人还没出生呢!”在场的小张偷偷戳了戳我胳膊:“这话配上他的表情,活脱脱牛首阿旁在训小鬼。”
不过这个成语用起来要分场合。上周部门会议上,新来的实习生把“牛首阿旁”误用在夸奖领导雷厉风行,结果全场憋笑到内伤。可见传统文化符号需要结合语境转化,就像我外婆总说:“老话就像腌菜坛子,得时不时开盖透透气才不馊。”
有趣的是,现代人给这个成语注入了新活力。游戏《鬼谷八荒》里有位NPC角色,明明长着萌萌的牛角造型,却因为总发布高难度任务,被玩家戏称为“赛博牛首阿旁”。这种古今碰撞恰恰说明,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不断被重新诠释。
下次遇到脾气火爆的长辈或原则性极强的朋友,不妨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或许就能理解,所谓“牛首阿旁”式的严厉背后,可能藏着对规则的敬畏,或是经年累月养成的责任感——就像老茶壶虽然外表黑黢黢,倒出来的却是沉淀多年的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