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ǎng shuǎng kuài kuài
成语解释:指处事直截了当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2回:“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爽爽快快
英文翻译:Refreshing and quick
爽:1.明朗;清亮:秋高气爽。神清目爽。2.轻松;舒服:凉爽。身体不爽。3.直率;痛快:豪爽。爽直。4.差错;违背:爽约。屡试不爽。
爽:1.明朗;清亮:秋高气爽。神清目爽。2.轻松;舒服:凉爽。身体不爽。3.直率;痛快:豪爽。爽直。4.差错;违背:爽约。屡试不爽。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快:1.速度高;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短(跟“慢”相对):快车。快步。又快又好。他进步很快。2.快慢的程度:这种汽车在柏油路上能跑多快?3.赶快:快来帮忙。快送医院抢救。4.快要;将要:你再等一会儿,他快回来了。他从事教育工作快四十年了。5.灵敏:脑子快。眼疾手快。6.(刀、剪、斧子等)锋利(跟“钝”相对):菜刀不快了,你去磨一磨。7.爽快;痛快;直截了当:快人快语。8.愉快;高兴;舒服:快感。拍手称快。大快人心。9.旧时指专管缉捕的差役:捕快。马快。10.姓。
什么是“爽爽快快”?这个词组自带一股轻快的节奏感,字面上就让人联想到冰镇汽水“滋啦”开罐的声音。比如朋友问:“周末去爬山吗?”你立刻回应:“行啊!明早七点地铁口见。”这种不绕弯子的对话,就是爽爽快快最生动的注解。
有人可能会问:干脆利落会不会显得莽撞?其实爽快和鲁莽隔着一条智慧的分水岭。菜市场里,张大妈接过摊主递来的冬枣,捻起一颗咬得脆响:“这枣够甜!来三斤。”她既没纠结价格也没反复挑拣,但这种爽快建立在对摊主多年信任之上。真正的爽快人,往往懂得在关键节点做减法。
职场中更见真章。项目会上,当众人还在纠结PPT配色时,李工直接在白板上画出架构图:“功能模块分这三块,技术难点在这里。”这种爽爽快快的表达,像手术刀精准切开问题的肌理。有趣的是,效率高的人通常更愿意倾听,他们省略的是无效拉扯,而非思考过程。
我曾在古镇茶馆见过两位银发棋友。执黑老者刚落子便拍钟认输:“这手跳马妙得很,我输了。”观棋者尚未回神,胜负已尘埃落定。这种带着笑意的爽快,比计较输赢更显格局。生活中很多事本就像围棋,与其在残局里反复悔棋,不如痛痛快快摆开新局。
数字时代的信息轰炸反而放大了爽快的价值。当短视频都在教人“三招看透人心”,直来直往的沟通方式就像盛夏的穿堂风。朋友间借钱,与其编造三天借口,不如坦荡说“最近手头紧”;工作中遇难题,与其在微信里打太极,不如直接约个电话会。爽爽快快的核心,是对他人时间的珍重。
当然,爽快不等于草率。就像老木匠下凿前要反复端详木纹走向,真正的爽利背后是成竹在胸的判断。那些总能快速做决定的人,往往在看不见的地方积累了足够的认知燃料。他们砍掉的不是慎重思考,而是无意义的心理耗损。
暮色中的篮球场上,穿23号球衣的少年总是第一个喊“我的错”。传球失误时,抢断失败时,那声干脆的认错反而让队友更愿意传球给他。这个细节让我想到:爽快承认失误的人,往往进步得更快,因为他们把能量留给了真正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