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o
  • ruò
  • guān
  • h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áo ruò guān huǒ

成语解释:谓事理清楚明白,如看火一般。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朱康流先生墓志铭》:“二千一百二十五年之治乱,燎若观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指非常明确

繁体字形:燎若觀火

英文翻译:very clear-sighted

燎若观火的意思

燎:[liáo]延烧:烈火燎原。[liǎo]1.放火焚烧:燎荒(烧掉干枯的荒草)。燎虫子(烧死地上的害虫)。2.火焰烧(毛发等):离火远点儿,别燎了头发。

若:[ruò]1.如;好像:安之若素。欣喜若狂。若隐若现。旁若无人。若无其事。2.姓。3.如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4.人称代词。你:若辈。[rě]见〖阿兰若〗、

观:[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成语评论

燎若观火”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洞若观火”意思接近,都是形容事情看得特别清楚。比如同事老张总说“项目没问题”,但进度表上一片飘红,这种矛盾简直燎若观火——就像火苗在眼前烧,想装看不见都难。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意思差不多,为什么不用更常见的‘洞若观火’?”这里有个细微差别。“洞若观火”侧重理性分析后的透彻,而“燎若观火”更强调事实自己跳出来打脸的直观感。就像孩子偷吃蛋糕却嘴硬不承认,可嘴角的奶油和空盘子早就把真相暴露得明明白白。

生活中这种场景真不少见。比如朋友声称“绝对没熬夜”,可通红的眼睛和手边三杯咖啡早就燎若观火。这时候直接戳穿反而尴尬,不如开个玩笑:“你这咖啡量,是要开咖啡馆吗?”既点破事实,又留了台阶。

我总觉得,这类成语特别适合当代快节奏的生活。现在信息爆炸,但很多事其实简单直白得像烧着的柴火——真相就在那儿摆着,只是有人选择视而不见。用“燎若观火”形容这类情况,比说“显而易见”多了份画面感,仿佛能看见火苗噼啪作响地拆穿谎言。

最后留个小思考:下次遇到欲盖弥彰的事情,是用“洞若观火”显得专业,还是用“燎若观火”更生动?语言本就是活的工具,用得合适最重要。毕竟交流的目的,是让信息像火光照亮黑夜般清晰传递,而不是比拼谁的词汇库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