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én gǔ yáng huī
成语解释: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成语出处:《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形容非常仇视
繁体字形:焚骨揚灰
英文翻译:be turned to dust
焚:烧:焚香。玩火自焚。忧心如焚。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扬:1.高举;向上升:扬手。扬帆。2.在空中飘动:飘扬。飞扬。3.往上撒:扬场。4.传播出去:宣扬。5.称赞:颂扬。表扬。6.指江苏扬州:扬剧。
灰:1.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炉灰。烟灰。2.尘土:灰尘。3.特指石灰:抹灰。4.像木柴灰那样的颜色。5.消沉失望:灰心。
嘿,你听说过“焚骨扬灰”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形容对仇敌恨到极点,连骨头都烧成灰还要扬掉,简直不留一丝痕迹。举个例子啊,比如历史剧里常有这样的台词:“当年他害得我家破人亡,我恨不得将他焚骨扬灰!”这种场景你懂的,就是情绪拉满的复仇桥段。
不过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在“仇恨”的语境里用吗?不见得!比如现代职场中,有人可能会开玩笑说:“这项目数据错得离谱,老板要是知道了,估计得把我焚骨扬灰。”你看,虽然夸张,但反而弱化了攻击性,更像是一种自嘲式的表达。
话说回来,为什么古人会用“焚骨扬灰”这么狠的形容?个人觉得啊,这背后藏着一种“彻底消灭”的执念。就像现在有人删前任照片时,不光清空回收站,还要格式化硬盘——哎,这种心态是不是有点异曲同工?不过咱们新时代青年讲究理性,这种极端情绪还是得控制控制。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我邻居张大爷教育孙子时说:“玩游戏可以,但要是沉迷到考试不及格,你妈保准把你手机焚骨扬灰。”这话虽然夸张,但效果立竿见影——小孩当场就把游戏机收起来了。所以说,成语用得巧,连育儿都能派上用场!
其实仔细想想,“焚骨扬灰”在现代社会倒有了新解法。比如环保领域,处理有害垃圾时不就需要完全分解有害物质吗?这种“彻底解决问题”的思路,反而让老成语焕发了新生机。你看,语言这玩意儿就像块橡皮泥,关键看咱们怎么捏。
最后唠叨一句,用这类成语要注意分寸哈。毕竟现实生活不是武侠小说,与其想着怎么“焚”别人的骨,不如多琢磨怎么把自己的日子过得热气腾腾。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