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n
  • h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è mén huò

成语解释:指好销的货

成语出处: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荞麦,现在忽然成了热门货,五千钱一石,仍然供不应求。”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指好销的货

繁体字形:熱門貨

英文翻译:Hot goods

热门货的意思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货:1.货币;钱:通货。2.货物;商品:百货。南货。订货。销货。货真价实。奇货可居。商店来了一批货。3.指人(骂人的话):笨货。蠢货。好吃懒做的货。4.出卖:货卖。5.姓。

成语评论

说起“热门货”,大家总会联想到那些被抢购一空的商品。比如最近某品牌新出的折叠屏手机,刚开售就出现“洛阳纸贵”的场面——这成语原指左思《三都赋》引发抄写热潮导致纸张涨价,现在用来形容事物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人们总爱追热门货?其实这背后既有从众心理,也包含着对品质的信任。

看电视剧里男女主角穿的同款大衣,很快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有位服装店老板告诉我:“上架三天就卖断货,工厂连夜赶工都来不及。”这种供需失衡的状态,既让商家欢喜也带来压力。试想,如果热门货突然遇冷会怎样?去年某网红奶茶店就经历过“门可罗雀”的尴尬期,说明市场风向说变就变。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炙手可热”这个词。原本形容权势极盛,现在常被用来描述人气商品。比如直播带货时,主播手里的样品刚展示完,后台库存就显示“已售罄”。这里藏着个冷知识: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们看到“仅剩最后3件”的提示时,购买欲会提高47%。

我自己观察发现,真正的经典产品反而很少被称为热门货。就像老字号糕点铺,虽然不会出现“万人空巷”的抢购场面,但每天顾客“络绎不绝”才是持久经营的秘诀。这让我想到,追逐热门固然刺激,但培养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常青款”或许更有价值。

下次看到排长队买新品的情形,不妨想想“昙花一现”这个成语。热门货就像夜空的烟花,绚烂却短暂。有位收藏家朋友说得好:“十年前抢破头的限量版,现在在二手市场五折都难出手。”保持理性消费,或许能让钱包和心灵都更从容。

热门货的造句

  1. 造句 小暑过后大暑来,热情洋溢向未来,卖的都是热门货,遇的人是热心肠,妹的感情火辣辣,哥的心里热呼呼,幸福见你很亲热,健康吉祥把你爱,财神赶来凑热闹,大暑里面发大财。
  2. 造句 就像你会一样,我为你得到那些热门货.
  3. 造句 本时装店专设热门货服装柜台,欢迎惠顾.
  4. 造句 这种金镯是本店的热门货之一.
  5. 造句 电子游戏机永远是孩子们的热门货.
  6. 造句 这种减肥茶是热门货中的热门货!
  7. 造句 广东橄榄的核像香榧子,是当时的热门货,相当宝贵。
  8. 造句 很多青年人都想望得到一辆克莱斯勒公司的车子,因为它是热门货.
  9. 造句 对于道教来说,符咒禁忌,去病禳灾,祈晴止雨,养生送死,以及观风望气,相卜降乩之类,都成了人们信仰需求的热门货。

"热门货"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