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ài
  • fēn
  • t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ài fēn tòng

成语解释:比喻兄弟友爱

成语出处:《宋史 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兄弟

繁体字形:灸艾分痛

英文翻译:brotherly love

灸艾分痛的意思

灸:灼;烧。中医治疗方法之一。以艾绒制品熏烤于穴位或患部:针灸。

艾:[ài]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做止血剂,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蒿。2.(Ài)姓。3.年老的,也指老年人:耆艾。4.停止:方兴未艾。5.美好;漂亮:少艾(年轻漂亮的人)。[yì]1.同“”。2.惩治:惩艾。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痛:1.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痛。肚子痛。伤口很痛。2.悲伤:悲痛。哀痛。3.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痛击。痛骂。痛歼。痛饮。痛下决心。

成语评论

什么是“灸艾分痛”?这个成语背后有什么故事?先从一个例子说起。小明摔伤了膝盖,疼得直哭,姐姐立刻蹲下来给他吹伤口,还把自己的零食分给他。虽然零食不能治伤,但姐姐的举动让小明感觉“痛被分担了”——这大概就是“灸艾分痛”最朴素的现代版诠释。

这个成语原本出自《宋史》,讲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用艾草为弟弟灸治背疮的故事。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分担病痛”而不是“治愈病痛”来形容亲情?其实重点不在于医术高低,而在于那份“我陪你一起疼”的共情。就像暴雨天朋友撑着伞陪你走回家,伞虽小,但并肩而行的瞬间,风雨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现代社会还需要“灸艾分痛”吗?举个职场例子:团队项目失败时,主管没有急着追责,反而说:“这次的问题我也有责任,我们重新梳理流程。”这种主动分担压力的态度,往往比奖罚制度更能凝聚人心。它传递的潜台词是:“我们是一个整体,荣辱与共。”

有个有趣的细节常被忽略:成语中的“艾”其实是古代常用药材,燃烧艾草的热量能刺激穴位。这让我想到,真正的关怀有时候需要“恰到好处的温度”——过度介入可能灼伤对方,完全袖手旁观又显得冷漠。就像安慰失恋的朋友,比起滔滔不绝讲道理,安静地递纸巾可能更让人温暖。

当科技让沟通越来越便捷,“分担痛苦”的方式也在变化。有位程序员朋友开发了抑郁症互助App,用户可以选择匿名分享情绪,系统会随机匹配另一位用户进行十分钟语音陪伴。这种陌生人之间短暂的“灸艾分痛”,虽不及亲人长久陪伴,却在某个孤独的深夜成了救命稻草。

回到成语本身,它的生命力或许在于打破了“解决问题”的单一思维。不是所有伤痛都能立刻治愈,但至少我们可以说:“我在这里。”就像阴天里多云的阳光,不够炽烈,却能让潮湿的心慢慢回暖。

"灸艾分痛"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