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ēng huǒ wàn jiā
成语解释:家家都点上灯。指天黑上灯的时候。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一片灿烂的夜景
繁体字形:燈火萬家
英文翻译:myriad twinkling light in a city
灯:1.照明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的器具:一盏灯。电灯。红绿灯。探照灯。太阳灯。2.燃烧液体或气体用来对别的东西加热的器具:酒精灯。本生灯。3.俗称收音机、电视机等的电子管:五灯收音机。4.(Dēng)姓。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万:[wàn]1.数目。十个一千。2.比喻很多:万众。万般。3.副词。极;很;绝对:万没想到。万不得已。[mò]〔万俟〕复姓。俟(qí)。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嘿,你瞅瞅这“灯火万家”四个字,是不是立马想到夜晚一片亮堂堂的景象?说白了,这成语就是形容千家万户亮着灯火的繁荣场面,透着人间烟火气。不过啊,它到底能用在哪些地方?咱们先掰扯几个例子。
比如说啊,古代诗人写“灯火万家城四畔”,那是夸城市热闹;现在要是形容跨年夜,也能来一句:“高楼大厦的灯火万家,照得人心里暖烘烘的。”你看,这词儿古今通用,关键是得抓住“集体温暖”那个味儿。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灯火万家只能夸繁华吗?”哎,可不是嘛!这成语还能玩反差。比方说山区扶贫纪录片里拍通电瞬间:“以前黑灯瞎火的村子,如今灯火万家,娃娃们写作业再不用点煤油灯。”你品,这里头既有变化,又带点感慨。
要我说啊,现在满大街LED灯比古时候亮堂多了,但“灯火万家”最戳人心的还是那份人情味儿。就像咱们小区晚上家家户户亮着灯,有人炒菜有人辅导作业,这可比冷冰冰的霓虹灯招牌有意思多了。所以说啊,科技再发达,还是得有人间温度撑着。
再琢磨个新鲜用法。比方说直播带货现场:“李佳琦直播间灯火万家,手机屏幕前千万人跟着抢货。”这波操作既保留原意,又添了时代特色。你发现没?只要抓住“集体参与感”这个内核,老词儿照样能玩出新花样。
说到底,“灯火万家”就像个万花筒,关键看你怎么转角度。下次写文案别光堆砌形容词,试试用这个成语当引子,保准能让读者眼前浮现出热热闹闹的生活图景。记住了啊,好词儿得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