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è
  • wé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è dé lì wéi

成语解释:灭:消灭。败坏道德,做违背道德的事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二年》:“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处世

繁体字形:滅惪立違

英文翻译:To destroy virtue and set up disobedience

灭德立违的意思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违:1.不遵照;不依从:违背。违反。违法。违约。违章。阳奉阴违。2.离别:暌违。久违。

成语评论

灭德立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描述的是破坏道德准则、公然违背道义的行为。比如某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在环保报告中造假,同时打压举报员工,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灭德立违”——既摧毁了诚信根基,又建立起违背良知的企业文化。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普通的不道德行为有何区别?关键在于“灭德”与“立违”的递进关系。就像有人不仅自己闯红灯(违反规则),还在路口设置错误标识误导他人(建立违规范式),这种双重破坏往往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在职场中常见这样的例子:某主管为掩盖项目失误,不仅伪造数据(灭德),还制定新的汇报流程限制信息透明度(立违)。这种情况下,制度缺陷与道德滑坡形成恶性循环,就像滚雪球般越积越大。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观察发现,这类行为往往始于“小恶”的侥幸心理。就像往湖面扔石子,最初几圈涟漪看似无害,但持续投掷终会改变整个水域的生态平衡。个人认为,建立及时纠偏机制比事后追责更重要。

历史长河中也不乏警示案例。明朝宦官专权时期,当权者不仅破坏科举取士的公平性(灭德),还创立东厂等特殊机构(立违),这种系统性道德崩坏最终加速了王朝衰败。可见公序良俗的维护需要制度与人心的双重守护。

现代社会中,虽然仍有“灭德立违”的现象存在,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道德重建。就像垃圾分类从陌生到习惯的转变,当正向行为形成新的社会范式,那些破坏性的旧模式自然会失去生存土壤。保持这份信念,或许就是我们对抗逆流的最佳武器。

"灭德立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