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ǒ
  • nòu
  • dāo
  • g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ǒ nòu dāo gēng

成语解释: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成语出处:唐·罗隱《别池阳所居》诗:“黄尘初起此留连,火耨刀耕六七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原始农业

繁体字形:火槈刀畊

英文翻译:Fire and knife ploughing

火耨刀耕的意思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耨:1.一种用来锄草的农具。2.锄草。

刀: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刀。镰刀。铡刀。铣刀。一把刀。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刀。朴刀。刺刀。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刀。双刀电闸。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5.姓。

耕:用犁翻地松土:耕田。机耕。

成语评论

说起“火耨刀耕”,可能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词儿有点陌生啊!”其实这个成语原本形容的是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用火烧掉杂草,用刀砍出耕地,现在多用来比喻简单粗放的生产方式。举个例子:“这家初创公司没有完善的流程,全靠员工手动处理数据,简直是现代版火耨刀耕。”通过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个成语活起来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现代人还要用这种农业成语?其实成语就像文化密码,把复杂现象浓缩成四个字。比如描述某传统工厂拒绝技术升级,可以说“管理层守着火耨刀耕的老方法,眼看着竞争对手开着智能收割机跑远了”,既生动又带点幽默感。

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这个成语在环保领域有了新解读。有生态学家提出“适度回归火耨刀耕的轮作方式,反而能保护土壤多样性”。这颠覆了人们“传统等于落后”的刻板印象,说明事物的价值会随着时代语境变化。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明备考时只顾死记硬背,妈妈提醒他“别搞火耨刀耕式复习,要用思维导图这种科学方法”。这里成语成了形象的教学工具,比直接说“方法落后”更有画面感,还透着长辈的关怀。

值得思考的是,这种原始耕作方式虽然效率低,却蕴含着人类适应自然的智慧。就像现在我们推崇“慢生活”,某些传统方式反而成为解决现代问题的灵感来源。下次遇到执着于老办法的人,不妨笑着说:“您这是准备火耨刀耕出个新天地啊?”既化解尴尬又引发反思。

语言就像流动的河,老成语也能溅起新水花。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像农夫改良农具那样,赋予旧词汇新的生命力。毕竟,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而是厨房里那口越用越亮的老铁锅,总能在新时代炒出别样风味。

"火耨刀耕"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