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ǒ
  • gēng
  • liú
  • zh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ǒ gēng liú zhòng

成语解释:古代原始的耕种方法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文苑传上 杜笃》:“水耕流种,功浅得深。”李贤注:“以火烧所伐林株,引水溉之而布种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原始的耕种方法

繁体字形:火畊流種

英文翻译:Fire farming

火耕流种的意思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耕:用犁翻地松土:耕田。机耕。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种:[zhǒng]1.物种的简称: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虎是哺乳动物猫科豹属的一种。2.人种:黄种。黑种。白种。3.类别;种类:工种。兵种。语种。4.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高粱种。麦种。传种。配种。5.指胆量或骨气(跟“有、没有”连用)。6.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两种人。三种布。各种情况。菊花的颜色有好几种。7.姓。[zhòng]种植:种田。种麦子。种棉花。种牛痘。[chóng]姓。

成语评论

提到“火耕流种”,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原始农业的画面:放火烧山,灰烬作肥,播种后靠雨水自然灌溉。这种粗放的耕作方式,放在现代似乎早已过时。但有趣的是,在云南某些偏远山区,老一辈村民仍保留着类似的做法。他们会在雨季来临前清理出一片坡地,用草木灰补充贫瘠的土壤,种上耐旱的荞麦。当被问及为何不用化肥时,村民老李搓着粗糙的手掌笑道:“山太高,机器上不来,这么种了几代人,好歹能填饱肚子。”

这里就引出一个核心问题:火耕流种真的只是落后的代名词吗?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模式暗含着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就像老李说的,在特定自然条件下,传统方法反而是成本最低的选择。但问题在于,过度依赖这种方式会导致山林退化。去年雨季,邻村就因烧荒引发山火,烧掉了半个山头的松树林。所以关键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是否根据环境变化做出调整。

我在贵州旅行时见过更聪明的改良版。茶农王大姐的梯田里,保留着火烧杂草的传统,但会控制焚烧范围,同时在灰烬里掺入发酵菌剂。她说:“老法子省力,新科技保土,两样搭着用,茶叶长得更旺。”这种新旧结合的做法,既利用了火耕的高效,又通过现代技术减轻生态负担,就像给旧木桶换上了不锈钢箍,既保留情怀又提升实用性。

有意思的是,城市职场里也能看到“火耕流种”的影子。朋友的公司推行新项目时,总喜欢先搞“头脑风暴大会”,把各种点子像种子般撒出去,却缺乏后续跟进,结果多数创意就像烧荒后的土地,热闹几天就没了下文。这让我想到:无论是种地还是做事,光有开始的热情不够,还需要持续灌溉的系统思维。就像老农知道烧荒后要修防洪沟,现代人做事也该提前想好后续步骤。

站在田埂上眺望,那些焦黑的土地里冒出的嫩绿麦苗,总让人感受到生命力的顽强。或许对待传统方法,不该简单贴标签。就像奶奶用柴火灶煮的饭格外香,但若强制家家户户都用柴火灶,森林早就遭殃了。关键在于平衡与进化——既尊重历史沉淀的经验,又要像改良稻种那样,不断融入新的可能性。

"火耕流种"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