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mò hé zhé
成语解释:濡:沾湿;沫:唾沫;涸:干枯。车辙里的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在困难的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指互相帮助
繁体字形:濡沫涸轍
英文翻译:Moistening and drying
濡:1.沾湿;沾上:濡笔。2.沾染:耳濡目染。3.停留;迟滞。
沫:1.沫子:泡沫。肥皂沫儿。马跑得满身是汗,口里流着白沫。2.唾液:相濡以沫。3.姓。
涸:积水无存:干涸。枯涸。
辙:1.车轮压出的痕迹;车辙:覆辙。如出一辙。前头有车,后头有辙。2.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上下辙。顺辙儿。戗(qiāng)辙儿。3.杂曲、戏曲、歌词所押的韵:十三辙。合辙。4.办法;主意(多用在“有、没”后面):想辙。你来得正好,我正没辙呢!
你听说过“濡沫涸辙”这个成语吗?它描绘的是一幅鱼群在即将干涸的车辙里互相用唾沫湿润身体的画面。这个场景看似悲凉,却蕴含着令人动容的生命力——即使身处绝境,也要相互扶持。
举个例子:某初创团队遭遇资金链断裂,创始人老张抵押了房产,工程师小王主动降薪,市场部的小李熬夜做免费线上推广。他们就像困在车辙里的鱼群,用各自的方式为团队“吐泡泡”。三个月后,这个团队竟靠着互助精神拿到了天使投资。这就是现代版的濡沫涎辙。
有人会问:现在都讲究个人发展,这种自我牺牲式的互助还适用吗?其实关键在于平衡。就像疫情期间邻居间互换物资,既没有损害自身根本,又创造了共生价值。真正的濡沫涸辙不是无底线付出,而是智慧的资源共享。
我曾在登山时目睹过震撼一幕:暴风雪中,两名陌生驴友共用一壶热水,轮流用体温帮对方暖手。后来才知道他们是竞争公司的项目经理。这种超越利益关系的互助,或许才是成语最本真的诠释——困境面前,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
下次当你看到同事为赶项目主动留下加班,或者社区志愿者为独居老人送餐,不妨想想那些在车辙里相濡以沫的鱼儿。这些温暖瞬间如同暗夜星光,提醒我们:人类最动人的光芒,往往在至暗时刻才能看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