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ǎo
  • yuán
  • jìn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ǎo yuán jìn tiān

成语解释:淹没天地

成语出处: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四》:“以龙宫蛟窟潦原浸天之物,而欲集区区。”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形容水势大

繁体字形:潦原浸天

英文翻译:Down and out in the sky

潦原浸天的意思

潦:[liáo]1.〔潦河〕水名,在中国河南省西南部。亦称“垢河”。2.〔潦倒〕a.落拓不羁,举止不自检束;b.颓丧,失意。3.〔潦草〕a.(做事)草率,不精细;b.(字)不工整。[lǎo]1.雨水大。2.路上的流水,积水:潦水。[lào]古同“”,雨水过多,水淹。

原: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

浸:1.泡在液体里:浸种。放在开水里浸一浸。2.液体渗入或渗出:衣服让汗浸湿了。3.逐渐:友情浸厚。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潦原浸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别急,咱们先拆开看看。“潦”指积水,“原”是平原,“浸天”形容洪水淹没到天际,合起来就是洪水淹没原野的壮观景象。现在它更多用来比喻某种力量或影响范围极大,甚至到了失控的程度。比如:“这场直播带货的热潮如潦原浸天,瞬间席卷了整个电商行业。”你看,这里用洪水比喻热潮的迅猛和覆盖面,是不是特别形象?

有人可能会问:这成语和“铺天盖地”有什么区别?其实二者都形容范围广,但“潦原浸天”更强调动态扩张的过程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就像台风登陆时:“暴雨引发的山洪潦原浸天般冲向下游村庄”,这里既描绘了灾害规模,又传递出难以抵抗的紧迫感。

生活中也能找到接地气的例子。记得去年社区组织垃圾分类时,志愿者们的宣传攻势简直像潦原浸天——楼道海报、微信群接龙、现场演示三轮齐发,不出三天连八十岁的张奶奶都能准确区分厨余垃圾了。这种由点及面的扩散过程,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

我观察到,这类传统成语在现代语境中常被赋予新生命。比如用“潦原浸天的数据洪流”形容信息爆炸,或者用“潦原浸天的流量狂欢”描述网红现象。语言就像活水,总能在时代变迁中找到新的流淌方式。下次遇到需要强调“全面覆盖+强势推进”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干巴巴说“影响很大”生动多啦!

说到底,成语的价值在于用简洁画面传递复杂概念。就像洪水漫过原野的画面,既让人直观感受到规模,又暗示着需要应对的挑战。在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潦原浸天”或许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防灾报道中,提醒我们在自然力量面前保持敬畏与智慧。

"潦原浸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