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jī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jīng jī sī

成语解释:见“潜精研思”。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潜精积思二十余年,至建初中乃成。”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学术等

繁体字形:潛精积思

英文翻译:Deep thinking

潜精积思的意思

潜:1.隐在水下:潜泳。潜到海底。2.隐藏;不露在表面:潜伏。潜流。潜移默化。3.秘密地:潜逃。4.指潜力:革新挖潜。5.姓。

精:1.经过提炼或挑选的:精盐。2.提炼出来的精华:酒精。鱼肝油精。3.完美;最好:精彩。精益求精。4.细(跟“粗”相对):精密。精确。精巧。工艺精。5.机灵心细:精明。精干。这孩子比大人还精。6.精通:博而不精。精于针灸。7.精神;精力:聚精会神。精疲力竭。8.精液;精子:遗精。受精。9.妖精:修炼成精。10.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表示“十分”、“非常”:精瘦。雨把衣服淋得精湿。

积:1.积累;聚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积土成山。院子里积了不少水。2.长时间积累下来的:积习。积弊。3.中医指儿童消化不良的病:食积。奶积。捏积。这个孩子有积了。4.乘积的简称。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成语评论

潜精积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到底怎么用呢?举个例子,小王为了完成新项目,连续一个月每天工作到深夜,查资料、做实验、改方案,同事说他像“钻进沙子的鸵鸟”,他却摆摆手:“不潜精积思,哪能摸透问题的门道?”果然,最终他的方案解决了客户多年痛点。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潜精积思还有必要吗?看看科研实验室就知道了。李教授团队研究新能源电池,五年间失败了上百次。有次助手抱怨:“咱们是不是在死胡同里打转?”李教授却盯着实验数据说:“每次失败都在排除错误选项,这恰是潜精积思的价值。”后来他们突破性的发现,正是源于某个凌晨三点记录的特殊数据波动。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中学生小张备战物理竞赛,别人刷十道题的时间,他宁愿花三倍时间研究透一道典型题。妈妈说他“钻牛角尖”,他却发现每道题背后藏着不同的思维模型。结果在决赛现场,当其他人被新颖题型难住时,他靠着对基础原理的深度理解,反而最快解出答案。

这里有个矛盾点:专注会不会错过其他机会?其实就像挖井取水,东挖一铲西刨一锄永远见不到水源。我采访过一位非遗传承人,他二十年只做漆器雕刻,手机里连短视频软件都没装。问他会不会无聊,他指着工作台上的半成品笑道:“刀尖每次划过漆面的深浅变化,比刷手机有意思多了。”

现代人常抱怨时间碎片化,或许正因如此,潜精积思反而成了稀缺能力。有个有趣的现象:程序员在“深度工作”状态下,效率能达到平时的5倍;作家关掉网络写出的章节,往往比随时查资料的更流畅。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解数学题,盯着题目发呆半小时后突然开窍的体验——那种思维突破的快感,是快速搜索答案永远无法替代的。

最后说个冷知识:脑科学研究发现,当人真正进入深度思考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这种愉悦物质,或许就是潜精积思最好的奖励。下次当你准备打开手机逃避难题时,不妨试试给自己半小时“沉浸时间”,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潜精积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