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o fú bù dìng
成语解释:漂浮: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指人飘泊不定
成语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3章:“像云影一样这里、那里,一明、一暗,漂浮不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生活
繁体字形:漂浮不定
英文翻译:Floating indefinitely
漂:[piāo]1.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树叶在水面上漂着。2.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远远漂过来一只小船。[piǎo]1.漂白:漂过的布特别白。2.用水冲去杂质:漂朱砂。[piào](事情、账目等)落空:那事没有什么指望,漂了。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漂浮不定”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一片树叶掉进河里,随着水流忽上忽下?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常遇到类似的状态?
什么时候会用到“漂浮不定”这个成语?比如朋友刚辞职还没找到新工作,你可以说:“他现在就像浮萍一样漂浮不定,但说不定下个月就上岸了。”这里既描述了现状的不稳定,又暗含了乐观的期待。
为什么人会感到漂浮不定?现代社会的选择过剩可能是个重要原因。就像站在超市的牙膏货架前,二十多种品牌让人眼花缭乱。这种选择焦虑投射到人生大事上,就容易产生“不知道该往哪儿使劲”的迷茫感。
有个有意思的现象:刚毕业的年轻人常说自己“漂浮不定”,但退休人群却很少用这个词。或许稳定感不完全取决于物质基础,更多来自内心的方向感。就像划船时,即便水流湍急,只要船头朝着明确的方向,桨声就会变得坚定有力。
如何在漂浮中找到锚点?我观察过公园里写生的美术生,他们盯着晃动的柳枝却能画出精准的线条。秘诀在于找到参照物——以固定的树干为基准,就能捕捉动态的枝叶。人生规划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先确定两三个核心目标作为“树干”,其他变动因素自然会找到合适的位置。
最近遇到个创业者,公司三年换了四次方向,他却说:“别人看我像无头苍蝇,其实每次转向都是瞄准新出现的市场需求。”这让我重新思考:有时候表面的漂浮不定,可能是在动态调整中寻找最佳路径,就像冲浪者需要随着浪势不断改变姿势。
下次当你感觉自己处于漂浮状态时,不妨试试“三问法”:现在能控制的最小改变是什么?哪些资源可以立即调动?未来三个月最想达成的具体目标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就像三块压舱石,能帮助你在波动中逐渐恢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