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piāo bó wú dìng
成语解释:泊:停留。比喻东奔西走,生活不安定
成语出处:宋 范成大《元夜忆群从》:“遥怜好兄弟,飘泊雨江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生活
繁体字形:漂泊無定
英文翻译:drift about
漂:[piāo]1.停留在液体表面不下沉:树叶在水面上漂着。2.浮在液体表面顺着液体流动或风吹动的方向移动:远远漂过来一只小船。[piǎo]1.漂白:漂过的布特别白。2.用水冲去杂质:漂朱砂。[piào](事情、账目等)落空:那事没有什么指望,漂了。
泊:[bó]1.船靠岸;停船:停泊。船泊港外。2.停留:漂泊。3.停放(车辆):泊车。4.姓。5.恬静:淡泊。[pō]湖(多用于湖名):湖泊。梁山泊(在今山东)。罗布泊(在新疆)。血泊。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定:1.平静;稳定:立定。坐定。心神不定。2.固定;使固定:定影。定睛。手表坏了,表针定住不动了。3.决定;使确定:商定。定计划。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4.已经确定的;不改变的:定理。定论。定局。5.规定的:定量。定时。定期。6.约定:定酒席。7.必定;一定:定可取得胜利。8.姓。
说到“漂泊无定”,你脑海里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是拖着行李箱辗转各个城市的身影,还是深夜独自面对陌生街景的迷茫?这个成语背后,藏着现代人共同的生存命题。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李姐做跨境电商十年,办公室从义乌搬到深圳,又搬到曼谷。每次视频通话,背景墙都不一样。她总说:“我这辈子算是‘漂泊无定’了,但每个新市场都像开盲盒,谁知道下次能开出什么惊喜?”这种状态,既透着无奈,又带着探险的雀跃。
为什么有人主动选择漂泊?年轻人小王辞去国企工作,带着相机开始环球旅行。他在博客里写:“别人说我‘漂泊无定’,我却觉得这是最安定的生活——安定在每天都能遇见新鲜事的状态里。”这种反常识的解读,揭示着当代价值观的变迁:稳定不再是唯一正确答案。
另一个职场案例:科技公司的远程办公政策,让张工同时参与三个国家的项目。他早晨和硅谷开会,下午对接柏林团队,晚上与东京同事沟通。这种“数字游牧”式的工作,把传统意义上的漂泊变成了新型职业优势。
漂泊就代表居无定所吗?其实不然。邻居陈叔退休后成了候鸟老人,半年住海南,半年住东北。他说:“以前觉得搬家是折腾,现在发现‘漂泊’能让四季都活成春天。”这种主动选择的流动性,打破了我们对“安定”的固有认知——心定之处即是家。
有个观察挺有意思:疫情期间的远程工作者,明明物理空间固定,却常感觉“精神在漂泊”。视频会议里切换的时区、屏幕上跳动的各国同事,让人产生奇妙的时空错位感。这说明现代社会的“漂泊感”,早已超越地理范畴。
我的个人视角经历过五次跨省搬家的我,发现漂泊教会人两种重要能力:快速适应环境的柔韧,和筛选人际关系的智慧。那些带不走的家具电器,最终都变成了人生阅历的注脚。就像候鸟迁徙是为寻找更适合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漂泊”何尝不是种进化策略?
下次听到有人说自己“漂泊无定”,不妨多问一句背后的故事。也许在流动的表象下,藏着颗比谁都清醒的心。毕竟,知道自己为何出发的人,从来不会真正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