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n dù yí tuán
成语解释:疑团: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莫明其妙时
繁体字形:滿肚疑團
英文翻译:Full of doubts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肚:[dù]1.腹部:肚子。2.物体圆而突起像肚子的部分:腿肚子。[dǔ]用作食品的某些动物的胃:猪肚子。羊肚儿。
疑:[yí]1.不信,猜度(duó):疑惑。疑问。疑心。疑团。疑虑。疑窦。疑点。疑端。猜疑。怀疑。半信半疑。2.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疑案。疑难。疑义。存疑。[nǐ]1.安定,止息。2.古同“拟”,比拟。
团:1.圆形的:团扇。团脐。2.团子:汤团。3.把东西揉弄成球形:团泥球。团纸团儿。团饭团子。4.成球形的东西:纸团儿。棉花团儿。5.会合在一起:团聚。团结。6.工作或活动的集体:主席团。文工团。代表团。参观团。7.军队的编制单位,一般隶属于师,下辖若干营。8.青少年的政治性组织,如儿童团、青年团等,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旧时某些地区相当于乡一级的政权机关。10.姓。
“满腹疑团”这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发现同事小王突然辞职,离职前还删光了所有工作群聊,他站在空荡荡的工位前,满腹疑团像气球般在胸腔里膨胀。为什么用这个成语?因为它精准捕捉到那种胸口发闷、无数疑问堆积却找不到出口的状态。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悬疑场景吗?”其实不然。比如老李收到女儿从国外寄来的神秘包裹,拆开发现是十盒巧克力,他挠着花白头发喃喃:“这孩子明明知道我血糖高…”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反差场景,反而更能凸显“满腹疑团”的烟火气。关键在于要展现人物内心问号连串却无人解答的处境。
我曾在超市目睹过典型用例。收银台前,阿姨举着扫码失败的酸奶反复端详:“早上刚买的怎么扫不出来?促销标签明明还挂着呀?”她蹙眉咬唇的模样,活脱脱就是“满腹疑团”的立体注解。这种瞬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困惑时刻——看似小事,却因信息缺失而百思不解。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在信息爆炸时代,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扩展。比如看到社交媒体上自相矛盾的热搜,年轻人常会甩出表情包:“满腹疑团.jpg”。这种新用法虽不传统,却真实反映了当代人面对海量信息时的认知困境。毕竟谁没经历过刷着手机越看越懵的时刻呢?
有个读者曾分享他的妙用:把宠物狗对着自动喂食器发呆的样子形容为“满腹疑团的毛球”。这种拟物化使用意外地生动,说明只要抓住“疑问堆积”的核心意象,这个四字成语就能在各种语境中焕发新生。语言本就是活的,关键在于理解本质而非拘泥形式。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老一辈人常说“打破砂锅问到底”,而现在年轻人更倾向“先百度再焦虑”。当科技能解答大部分疑问,“满腹疑团”的状态其实正在变得珍贵——毕竟有些谜题,正是生活留给我们的思考礼物。保持适当的好奇与困惑,或许才是面对未知的正确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