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ě zhě yì yǐn
成语解释: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渴者易飲
英文翻译:Thirst is easy to drink
渴:1.口干想喝水:解渴。又渴又饿。临渴掘井。2.迫切地:渴望。渴念。3.姓。
者:1.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强者。老者。作者。读者。胜利者。未渡者。卖柑者。符合标准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3.用在“二、三”等数词和“前、后”等方位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两者缺一不可。4.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者,空气流动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词。义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者番。者边。
易:1.做起来不费事的;容易(跟“难”相对):简易。轻易。易如反掌。显而易见。得来不易。2.平和:平易近人。3.轻视。4.改变;变换:变易。易名。移风易俗。不易之论。5.交换:贸易。交易。易货协定。以物易物。6.姓。
饮:[yǐn]1.喝,有时特指喝酒:痛饮。饮料。饮食。饮水思源。2.可以喝的东西:冷饮。3.饮子:香苏饮。4.中医指稀痰。5.心里存着;含着:饮恨。[yìn]给牲畜水喝:饮牲口。马饮过了。
你听说过“渴者易饮”这个成语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象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人,嘴唇干裂、喉咙冒烟。这时哪怕遇到一洼泥水,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喝下去。这正是成语"渴者易饮"的生动写照——极度需要时,人往往不会挑剔获得帮助的方式。比如疫情期间,很多餐饮店推出平价盒饭,消费者不再挑剔包装是否精美,这种"能吃饱就行"的心态就是典型的渴者易饮。
这个成语只在物质层面适用吗?其实精神需求同样如此。有个真实案例:某心理咨询平台发现,凌晨两点到四点的咨询量是白天的三倍。人们在这个最脆弱的时刻,即便面对陌生心理咨询师,也愿意吐露心声。这说明当情绪"口渴"时,人们会主动打破社交壁垒寻求慰藉。
有趣的是,当代社会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过去我们常说"雪中送炭",现在却出现了"精准送炭"的需求。就像外卖平台能根据用户浏览记录推荐解辣饮品,现代人更期待在需要时获得恰到好处的帮助。这种转变提示我们:渴者依然易饮,但优质服务更需要读懂人心的温度。
有人认为这种心理会让人降低标准,我倒觉得这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体现。就像植物在干旱时会主动收缩气孔,人在资源匮乏时懂得调整预期,这种弹性恰恰保障了文明的延续。下次看到有人接受不完美的帮助时,或许可以多份理解:那不是妥协,而是生命本能的智慧选择。
夜幕降临时,城市里依然有24小时便利店亮着灯。那些深夜买泡面的上班族,清晨买热豆浆的环卫工人,他们的选择都在无声诠释着:当基本需求被满足时,最朴实的温暖就藏在最简单的获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