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xián zì zài
成语解释: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生活安闲
繁体字形:清閑自在
英文翻译:have a good time oneself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闲:1.没有事情;没有活动;有空(跟“忙”相对):游手好闲。我没工夫,你找小杨吧,她闲着呢。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闲房。不让机器闲着。3.闲空儿:农闲。忙里偷闲。4.与正事无关的:闲谈。闲话。5.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在:1.存在;生存:精神永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父母都在。2.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我今天晚上不在厂里。你的钢笔在桌子上呢。3.留在:在职。在位。4.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党。在组织。5.在于;决定于:事在人为。学习好,主要在自己努力。6.“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在所不辞。在所不惜。在所不计。在所难免。7.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事情发生在去年。在礼堂开会。这件事在方式上还可以研究。在他的帮助下,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8.正在:风在刮,雨在下。姐姐在做功课。
说起"清闲自在",你眼前是不是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个人坐在竹椅上喝茶,手边摆着本书,头顶梧桐叶沙沙响?比如这个句子:"退休后,他每天钓鱼、养花,过得清闲自在。"这里藏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总把清闲和退休挂钩?其实清闲自在更像种生活态度,像邻居张大爷说的:"我当门卫那会儿,每天看云卷云舒,照样清闲。"
再来看这个场景:"周末清晨,她关掉手机闹钟,任阳光透过纱帘唤醒自己。"这个画面里,"清闲自在"化作了具体的动作。有人可能要问:现代人真的能完全放下工作吗?我倒觉得,清闲自在不是与世隔绝,就像咖啡馆里那位白领,电脑开着文档,手边放着拿铁,能在忙碌里找到片刻的宁静,何尝不是种智慧?
另一个例句是:"茶楼里老人们下棋,棋子落盘的脆响里藏着四十年的交情。"这里清闲自在有了时间的厚度。有人疑惑:年轻人追求清闲是不是太早?我倒在公园见过二十出头的画师,支着画板临摹荷花,他说这叫"主动清闲"——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给生活留点呼吸的缝隙。
最有趣的例子要数这个:"他蹲在菜市场门口看蚂蚁搬家,卖菜大娘笑他痴,他却说这是在修炼。"这让我想到,清闲自在往往要突破他人的眼光。就像我认识的自媒体人小王,别人说他"不务正业",他每周却固定两天去江边发呆,结果创作灵感反而更多了。
最后看这个用法:"都市人总说向往田园,其实清闲自在就像随身携带的充电宝。"这话点醒我们:不必刻意寻找世外桃源。昨天在电梯里听见小姑娘说:"今天提前完成工作,我要在茶水间当十分钟闲人。"你看,给咖啡拉花时的专注,盯着奶泡慢慢晕开的过程,不正是现代版的清闲自在吗?
说到底,清闲自在就像泡茶,不在于茶叶多贵,而在掌握好水温。那些总说"等我有空就..."的人,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个"有空"。倒是常看见保洁阿姨午休时,坐在台阶上哼着小调剥橘子,橘皮在阳光下弯成月牙——这或许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