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dōu zǐ wēi
成语解释: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成语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旁之所居。”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清都紫微
英文翻译:Ziwei, capital of Qing Dynasty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都:[dōu]1.表示总括,除疑问句外,所总括的成分放在“都”前:全家都搞文艺工作。他无论干什么都很带劲儿。2.跟“是”字合用,说明理由:都是你磨蹭,要不我也不会迟到。都是昨天这场雨,害得我们耽误了一天工。3.表示“甚至”:你待我比亲姐姐都好。今天一点儿都不冷。一动都不动。4.表示“已经”:饭都凉了,快吃吧。[dū]1.首都:建都。2.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都市。通都大邑。瓷都。煤都。3.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4.姓。
紫:1.红和蓝合成的颜色:紫红。青紫。玫瑰紫。2.姓。
微:1.细小;轻微:细微。微风。谨小慎微。相差甚微。2.(某些计量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微法。3.衰落:衰微。4.精深奥妙:微妙。微言大义。5.稍微;略微:微感不适。面色微红。
“清都紫微”这个成语听起来挺玄乎,到底啥意思?其实它原本是道教传说中的天帝居所,后来人们用来形容建筑宏伟、环境优美的地方。比如你旅游时看到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可以感叹:“这座古刹红墙黄瓦,雕梁画栋,真如清都紫微一般。”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用这个成语会不会太老气?其实换个场景就能用得很妙。比如参观新建成的城市地标时,可以说:“设计师把现代科技和传统美学结合,硬是把会展中心打造成了清都紫微似的存在。”你看,老词儿也能有新生命。
这个成语最适合什么场合呢?个人觉得用在游记里特别出彩。比如写故宫游记时描述:“站在太和殿前仰望,飞檐翘角直插云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恍如踏入清都紫微之境。”既准确又有画面感,比单纯说“真壮观”高级多了。
不过要注意别滥用。我有次见人把小区喷水池也说成清都紫微,这就有点夸张了。这个成语自带“仙界滤镜”,适合用在确实有震撼力的场景。比如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假山,在贝聿铭的设计下层层叠叠,倒真配得上“咫尺间现清都紫微”的形容。
现代人用成语讲究恰到好处。下次看到杭州西湖文化广场的灯光秀,不妨试试这么说:“当灯光点亮整个建筑群,玻璃幕墙折射出七彩流光,这清都紫微般的光影盛宴,让人忘了今夕何夕。”既保留古韵,又贴合现代审美,这才是活用成语的窍门。
说到底,语言就像活水,老成语也能浇灌新场景。关键是要抓住“超凡脱俗的美感”这个内核。就像我去年在敦煌莫高窟,看着九层楼在夕阳中熠熠生辉,脱口而出的还是那句:“此景只应天上有,清都紫微落人间。”有些美,确实需要特别的词汇来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