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īng
  • lián
  • zhèng
  • zhí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ng lián zhèng zhí

成语解释: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成语出处:《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清亷正直

英文翻译:incorrupt and upright

清廉正直的意思

清:1.洁净;清澄。与“浊”相对: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敌我。说清道理。3.查点:清仓。4.寂静:清幽。5.尽;完;一点不留:清除。6.不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后金政权。1636年其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定都北京,逐步统一全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年来的君主制度。

廉:1.廉洁:清廉。廉耻。2.(价钱)低;便宜:低廉。价廉物美。3.姓。

正:[zhèng]1.垂直或符合标准方向(跟“歪”相对):正南。正前方。前后对正。这幅画挂得不正。2.位置在中间(跟“侧、偏”相对):正房。正院儿。3.用于时间,指正在那一点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4.正面(跟“反”相对):这张纸正反都很光洁。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术不正。6.正当:正路。正理。钱的来路不正。7.(色、味)纯正:正红。正黄。颜色不正。味道不正。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体。9.属性词。基本的;主要的(区别于“副”):正文。正编。正本。正副主任。10.姓。[zhēng]正月:新正。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成语评论

清廉正直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做人做事干干净净、不贪不占。比如成语“两袖清风”,字面意思是衣袖里只有清风,用来形容官员不拿百姓一分一毫。明代清官于谦进京述职时,别人带土特产送礼,他却说“我只有两袖清风”,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

为什么清廉正直如此重要?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社区里负责采购物资的小张,面对供应商的回扣诱惑,坚持按流程办事。他用行动诠释了“刚正不阿”——就像《包青天》里的包拯,面对皇亲国戚也绝不徇私。这样的人多了,社会信任感自然就强了。

有人问:“现在讲清廉是不是过时了?”其实恰恰相反。看看“廉洁奉公”这个成语,某市地铁工程负责人老李,发现施工材料不达标,顶着压力要求返工。这种选择短期看可能得罪人,但长远看保障了千万乘客的安全。清廉不是死守规矩,而是对底线的坚守。

如何培养清廉正直的品格?不妨从“光明磊落”做起。就像老师批改试卷时,遇到亲戚孩子的考卷主动申请回避;医生面对患者红包坚决退回。这些日常中的小事,就像成语“一介不取”说的那样:不该拿的,一分钱都不能要。

我常想,清廉正直其实像种树。年轻时坚持原则可能觉得辛苦,但就像成语“苍松劲柏”比喻的那样,经年累月就会长成让人仰望的姿态。当整个社会形成“清风正气”,每个人都能在更干净的环境里追求理想,这或许就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密码。

清廉正直的造句

  1. 造句 谋人财害人命奸贪枉法任你焚香也无益;忠于党勤于政清廉正直见佛不拜又何妨。
  2. 造句 这个人清廉正直,不受别人的贿赂,有一尘不染的品质。
  3. 造句 由于为政清廉正直,卡钦斯基在国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深得本国百姓爱戴。
  4. 造句 李林甫知道周子谅为人清廉正直,基本上没什么毛病好挑,如果直接对其下手,说不定会打草惊蛇,也容易引起张九龄的警惕。
  5. 造句 虽然王申前世清廉正直,但是还是有人请去风月场所,试图拉起下水。
  6. 造句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张九龄是一个著名的清廉正直的官员代表,他虽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但有很多为官当政的实迹值得借鉴。
  7. 造句 他是个十分清廉正直的人,却并非迂腐之人,他的清廉正直是出自一种严苛的自我克制。
  8. 造句 后任山东布政司参政佥事,为政清廉正直。
  9. 造句 谋人财害人命,奸贪枉法任你焚香也无盏;忠于党勤于政,清廉正直见佛不拜又何妨。
  10. 造句 可是他们说的也有道理,黄咸曾为都昌县令,死时全县皆哭,确实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