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lǜ yuǎn yì
成语解释:虑:思考,考虑。深入细致的思考,从长远计议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5回:“此事当深虑远议,不可造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深慮遠議
英文翻译:A profound discussion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虑:1.思考:考虑。深谋远虑。千虑一得。2.担忧;发愁:忧虑。疑虑。顾虑。过虑。不足为虑。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议:1.讨论;商量:自报公议。2.意见:建议。提议。3.评论:物议。无可非议。
说到“深虑远议”,许多人会联想到“未雨绸缪”这类成语。但它的内涵更丰富:既强调思考的深度,又重视讨论的前瞻性。比如某科技公司CEO在内部会议上说:“新产品的研发必须深虑远议,既要预测五年后的市场需求,也要评估技术迭代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这种思维模式正逐渐成为现代决策者的必修课。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人需要这种“深虑远议”吗?其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其影子。邻居王阿姨装修房子时,特意在客厅预埋了智能家居管线,她说:“现在多花两千块布线费,将来升级设备就不用拆墙了。”这看似微小的决定,实则是普通人对未来生活的深谋远虑。
历史故事里藏着最好的例证。明朝永乐年间建造故宫时,工匠们设计的地下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当时的工部尚书在奏折中写道:“臣等深虑后世维护之便,特将暗渠拓宽三尺。”这种跨越时空的责任感,正是深虑远议的生动写照。
当代商业领域有个有趣现象:越是成功的企业,越会在年报中预留“风险预判”章节。某新能源车企的董事会报告直言:“我们正在深虑固态电池普及后的产业格局变化,计划分阶段调整供应链布局。”这种主动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或许就是现代版的深虑远议。
个人认为,深虑远议不应是精英阶层的专利。就像下棋时多看三步,普通人规划子女教育金时,若能考虑通货膨胀和职业变迁因素,就是在实践这种思维方式。重要的是培养“时间望远镜”意识——既看清脚下,也望见地平线。
面对气候变化这类全球议题,深虑远议显得尤为重要。太平洋岛国的环境部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呼吁:“海平面上升不仅是测量数据,更是未来几代人的生存问题。”这种将当下决策与百年后世界连接的思考维度,正是人类最珍贵的智慧遗产。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深虑远议就像给未来写信。每次重大决策都是信纸上的一行字迹,当时间邮差将这封信送达时,我们希望拆信的后人看到的不是潦草的涂改痕迹,而是工整清晰的生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