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
  • zhōng
  • yǐn
  • h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 zhōng yǐn hòu

成语解释:内心廉正忠厚。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论》:“余与壶遂定律历,观韩长孺之义,壶遂之深中隐厚。世之言梁多长者,不虚哉!”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为人

繁体字形:深中隱厚

英文翻译:Deep in the dark

深中隐厚的意思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隐:[yǐn]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2.伤痛:隐恻。3.怜悯:恻隐之心。[yìn]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厚: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厚木板。厚棉衣。嘴唇很厚。2.厚度:下了两寸厚的雪。3.(感情)深:深情厚谊。交情很厚。4.厚道:宽厚。忠厚。5.(利润)大;(礼物价值)大:厚利。厚礼。6.(味道)浓:酒味很厚。7.(家产)富有;殷实:家底儿厚。8.优待;推崇;重视:厚此薄彼。厚今薄古。9.姓。

成语评论

提到“深中隐厚”,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个词有点儿陌生。其实它指的是一个人或事物内在的底蕴深厚,但外表却显得低调内敛。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小区里总爱在树下看报的张大爷,平时话不多,直到某天邻居发现他年轻时竟然是国家级工程师,参与过重大桥梁设计——这就是典型的“深中隐厚”。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社会节奏这么快,深中隐厚还有必要吗?”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意思。我们常看到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快速成功学”,三天掌握技能、月入十万的广告满天飞。但真正能在某个领域长期立足的人,往往都经历过“深中隐厚”的积累期。就像竹子生长,前四年只长3厘米,第五年开始每天长30厘米。

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案例:两个同期入职的程序员,小A热衷参加各种技术分享会包装履历,小B则默默研究底层架构。三年后公司承接关键项目时,小B对系统瓶颈的精准判断让团队避免了重大损失。这让我想到《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出山前在南阳耕读十余年,看似“躺平”实则厚积薄发。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的现象:人们越来越喜欢用“贴标签”的方式快速判断他人。但“深中隐厚”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藏在标签之下。就像智能手机,外观看似年年雷同,内在芯片却已迭代十几代。这种反差恰恰印证了:表面的热闹可能转瞬即逝,扎实的功底才能穿越周期。

培养这种特质需要点“反人性”的智慧。在即时反馈当道的时代,选择像匠人那样专注打磨手艺,就像在湍急的河流中稳住船桨。有个书法老师说过:“别急着让人看见你的字,先让墨汁渗进纸背。”这种不急不躁的沉淀,或许就是“深中隐厚”在现代最好的诠释。

下次遇到看似平凡却让你隐约感到“不简单”的人或事,不妨多留心观察。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往往不是最闪耀的,而是像陈年普洱那样,初尝清淡却越品越有回甘的存在。这大概就是“深中隐厚”给予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深中隐厚"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