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óng mò dàn zhuāng
成语解释:同“淡妆浓抹”。
成语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濃抹淡妝
英文翻译:Make up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抹:[mǒ]1.涂:涂抹。抹粉(喻美化或掩饰)。抹黑(喻丑化)。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2.揩,擦:抹拭。哭天抹泪。3.除去,勾掉,不计在内:抹煞。4.轻微的痕迹:“林梢一抹青如画”。一抹余晖。[mò]1.把和好了的泥或灰涂上后弄平:抹墙。抹石灰。2.紧靠着绕过去:抹头。抹身。3.用手指轻按,奏弦乐指法的一种。[mā]1.擦:抹桌子。2.按着向下移动、除去:抹不下脸来(碍于脸面或情面)。
淡: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少;稀薄(跟“浓”相对):淡墨。天高云淡。2.(味道)不浓;不咸:一杯淡酒。淡而无味。菜太淡,再放点盐。3.(颜色)浅:淡青。淡绿。颜色很淡。轻描淡写。4.冷淡;不热心:淡然处之。淡淡地答应了一声。5.营业不旺盛:淡季。淡月。近来生意很淡。6.没有意味的;无关紧要的:淡话。淡事。扯淡。7.姓。
妆:1.对容貌进行修饰;打扮:梳妆。2.女子身上的装饰;演员的装饰:红妆。卸妆。3.指陪嫁物品:送妆。
“浓抹淡妆”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的修饰风格。比如一位演员在舞台剧里需要浓重的妆容和夸张的造型,才能让观众看清表情;而日常生活中,她可能更爱素雅的淡妆,显得自然清爽。这两种风格看似对立,实则都是为了“合适”。
有人可能会问:浓抹和淡妆到底哪个更好?其实答案藏在具体情境里。就像装修房子,有人喜欢用鲜艳的壁画搭配金属家具,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有人偏爱原木色家具配白墙,追求简约舒适。重点不是评判风格高下,而是思考“这个场合需要什么”。
我曾在美术馆看到过有趣的对比:一幅巴洛克风格的油画金碧辉煌,旁边却挂着水墨写意画,寥寥几笔勾勒出山水意境。这让我想到,浓抹淡妆的本质是表达方式的选择。当需要传递强烈情绪或信息时,浓墨重彩更易抓人眼球;而想要引发深层共鸣时,留白的淡雅反而更有想象空间。
现代生活中,很多人开始推崇“减法美学”。比如穿搭博主会教大家用基础款混搭出高级感,美食博主研究如何用简单食材做出惊艳味道。这种趋势不是说浓烈风格过时了,而是提醒我们:懂得根据目标做取舍,比盲目堆砌更重要。
不论是打扮自己、布置房间还是创作内容,其实都像在调色盘上作画。用力过猛可能适得其反,但完全不加修饰也可能显得敷衍。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平衡点,或许才是“浓抹淡妆”这个成语带给现代人最实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