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pín bá kǔ

成语解释:指救援贫苦人家。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常行慈悲,济贫拔苦,归将有余数不足者,将安乐施厄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濟貧拔苦

英文翻译:relieve the poor and comfort the afflicted

济贫拔苦的意思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苦: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苦胆。这药苦极了。2.难受;痛苦:苦笑。艰苦。愁眉苦脸。苦日子过去了。苦尽甘来。3.使痛苦;使难受: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苦了他了。4.苦于:苦旱。苦夏。5.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干。苦思。勤学苦练。6.除去得太多;损耗太过:指甲剪得太苦了。这双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7.姓。

成语评论

济贫拔苦”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救济贫困、解除苦难,常用来形容心怀善意、主动帮助他人的行为。举个例子:疫情期间,许多志愿者自发为独居老人送菜送药,这种济贫拔苦的精神让社区充满了温暖。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助人为乐有什么区别?”其实,“济贫拔苦”更强调对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支持,比如扶贫项目、公益医疗队下乡,这些行动不仅解决眼前困难,还试图从根源上改善人们的生活。

再比如,一位企业家捐建乡村学校,不仅提供资金,还亲自参与课程设计。这种济贫拔苦的做法,既解决了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又为当地培养了人才。有人或许疑惑:“普通人也能做到吗?”当然可以!比如用业余时间教社区老人用智能手机,或是为偏远地区捐赠闲置衣物——只要有心,任何微小的行动都能成为“拔苦”的力量。

有人提出:“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传统价值观吗?”我的观点是:越是科技发达的时代,越需要人文关怀的平衡。比如某互联网公司开发“无障碍功能”,让视障用户也能便捷网购;再比如外卖平台推出“应急送药”服务,这些创新本质上都是济贫拔苦的现代演绎。它们证明,古老智慧完全能以新形式焕发生机。

最后不妨思考:为什么这个成语历经千年依然动人?或许因为它触动了人性中最本真的部分——对他人困境的共情,以及对美好世界的期待。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医生免费救治贫困患者,或是在街头遇见为流浪者提供热餐的公益组织,那种跨越身份界限的善意,正是“济贫拔苦”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