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én
  • zh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hé fén zhōu

成语解释: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表示决心死战

繁体字形:濟河焚舟

英文翻译:to show one 's determination to fight to the last

济河焚舟的意思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焚:烧:焚香。玩火自焚。忧心如焚。

舟:1.船:轻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成语评论

济河焚舟”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老张创业时抵押了房子,还辞掉了高薪工作,朋友笑他“你这是济河焚舟啊”。这里的“焚舟”不是真的烧船,而是比喻做事不留退路,像古代军队过河后烧掉船只,表达破釜沉舟的决心。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烧掉自己的船?这不会太冒险吗?其实古人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向士兵传递“只能胜不能败”的信号,第二是防止敌人抢船追击。现代人用这个成语,更多是形容那种豁出去拼一把的状态,比如备考时主动卸载所有娱乐软件,切断干扰源。

不过话说回来,现代社会真的需要这么极端吗?我个人认为,“焚舟”精神可以分场合使用。比如面对人生重大转折点时,适度切断退路确实能激发潜能;但日常小事不必如此,毕竟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智慧。就像登山要系安全绳,既要有勇气也要有预案。

举个反例更容易理解:小王想减肥却天天囤零食,总想着“明天再开始”。这种留退路的心态,反而让他三年都没减掉一斤。反观采取“济河焚舟”策略的小李,直接把零食送给邻居,逼着自己养成运动习惯,三个月就见效。可见关键不在于方法多激烈,而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成语背后的智慧至今仍在发光。它提醒我们:重大决策需要清晰的目标感和执行力,就像弓箭手拉满弓时必须专注靶心。但也要注意别让“焚舟”变成鲁莽,毕竟真正的勇气,是明知有退路却依然选择向前。这种平衡之道,或许才是当代人最该领悟的生存哲学。

"济河焚舟"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