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ú nián sì shuǐ
成语解释: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形容时间流逝之快
繁体字形:流年佀水
英文翻译:time went by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流年似水”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时间流逝之快,仿佛流水般无法抓住。比如,有人翻看旧照片时感叹:“二十年前的校园生活仿佛就在昨天,真是流年似水啊!”这种瞬间的恍惚感,是否让你也想起了某个记忆片段?
为什么人们总说“时间过得快”?或许因为忙碌的生活压缩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上班族小王,每天通勤、开会、加班,周末一抬头才发现:“这个月又要结束了?”这时候他可能会对同事苦笑:“日子像按了快进键,流年似水说得真对。”这种体验背后,其实是现代生活节奏与注意力分散的共同作用。
面对飞逝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有位退休教师的故事或许能带来启发。她在日记里写道:“教书四十年,送走十八届毕业生,如今看着他们孩子的毕业照,才懂流年似水的深意。”但她并未沉溺感慨,而是报名了老年大学,最近正兴致勃勃地学水墨画。这种“既承认时间无情,又积极创造新体验”的态度,或许比单纯感叹更有价值。
有个有趣的对比:孩子们总嫌暑假漫长,成年人却觉得年份更替太快。这种差异恰好印证了心理学中的“时间相对论”——新鲜经历越多,大脑对时间的感知就越丰富。就像旅行时,三天行程可能比办公室的一周更让人记忆深刻。所以与其焦虑“流年似水”,不如主动为生活注入新鲜感。
有人问:既然时间留不住,成语带来的伤感是否多余?我倒觉得这种表达本身充满温度。就像春天必然落花,秋日注定叶黄,正是对时光易逝的认知,让我们更懂珍视此刻。那些用“流年似水”形容岁月的人,或许正在提醒自己:眼前的茶还热,窗外的花正开,此刻便是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