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ó lóng huó xiàn
成语解释:龙:古代传说的一种灵怪动物。指像活的龙出现一样。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指人说话等方面
繁体字形:活龍活現
英文翻译:mettlesome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现:1.现在;此刻:现状。现任。现役。现行。2.临时;当时:现编现唱。现做的烧饼。3.当时可以拿出来的:现货。现金。现钱。4.现款:兑现。贴现。5.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现原形。现出本相。
你听过“活龙活现”这个词吗?它常用来形容描述得特别生动,仿佛事物就在眼前一样。比如有人讲故事时说:“他模仿老张走路的样子,简直活龙活现,逗得大家前仰后合。”这时候你会不会好奇:为什么用“龙”来比喻?其实这里的“龙”不是真指动物,而是强调一种夸张的动态感,就像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灵动的意象。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课堂上老师讲到火山喷发,用双手比划着岩浆喷涌,声音忽高忽低:“轰隆一声,火红的岩浆像巨蛇一样冲上天空!”学生听完直呼“画面感太强了”。这时候可以说老师描述得“活龙活现”。有趣的是,这种表达并不需要复杂词汇,重点在于调动听众的感官联想。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栩栩如生”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画家的工笔画能让牡丹“栩栩如生”,而脱口秀演员模仿邻居吵架则是“活龙活现”。前者侧重静态还原,后者强调动态表现。比如菜市场阿姨讲八卦时眉飞色舞的动作,就属于典型的活龙活现——她甚至不需要故事多精彩,单凭语气和神态就足够吸引人。
我在写文章时有个习惯:遇到需要强调动作的段落,会刻意加入拟声词。比如“手机‘哐当’摔在地上,电池‘嗖’地飞出去老远”,比直接说“手机摔坏了”更有冲击力。这种写法其实暗含了“活龙活现”的逻辑——用声音和动作刺激读者想象,比平铺直叙更有记忆点。
广告文案里也常见这种手法。某运动鞋广告词写道:“穿上它,每一步都像踩在弹簧上,仿佛要蹦出人行道!”短短一句话,通过比喻和夸张让产品特性活了起来。这种表达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大脑对动态信息的处理速度比抽象描述快6倍,这是我在心理学课上学到的冷知识。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擅长活龙活现表达的人,越容易成为社交圈的中心人物。他们描述周末钓鱼经历时,会突然压低声音:“突然!鱼竿猛地往下沉——”配合手腕下压的动作,听众自然会屏住呼吸。这种语言魔法其实人人都可以练习,下次试着在对话里多加两个动词,效果可能出乎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