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ó yǎn xiàn bào
成语解释:现世的报应。
成语出处: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七:“丁丁儿那张尖嘴平生带过太带多了,所以死的时候连话都不能够说一句。这是活眼现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现世的报应
繁体字形:活眼現報
英文翻译:Eye to eye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现:1.现在;此刻:现状。现任。现役。现行。2.临时;当时:现编现唱。现做的烧饼。3.当时可以拿出来的:现货。现金。现钱。4.现款:兑现。贴现。5.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现原形。现出本相。
报:1.传达;告诉:报告。报名。2.传达新闻、消息的文字或信号:报纸。捷报。电报。3.某些刊物:周报。学报。4.报答;报复:报恩。报仇。报应。
“活眼现报”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实际讲的就是“现世报”。比如有人偷偷在小区绿化带里倒垃圾,结果第二天自己家门口也被堆了一堆杂物,邻居看到后直摇头:“真是活眼现报啊!”这种“现世报”的逻辑,本质上是在说人的行为会快速产生对应的结果。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坏事好像报应来得特别快?”其实这和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有关。比如一个网红为了流量编造谣言,结果第二天就被网友扒出造假证据,账号直接封禁。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强关联,反而让人更容易相信“因果循环”的存在。
个人觉得这种现象背后有个有趣的点:现代社会的信息透明度,实际上加速了“现世报”的发生。以前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验证的因果,现在通过社交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传播和反馈。就像那个在直播时辱骂观众的主播,刚关直播就收到平台解约通知,整个过程快得像按下加速键。
但要注意,“活眼现报”不一定都是坏事。比如有次看到早餐摊主主动给环卫工人送豆浆,结果第二天摊位上莫名多了好几束顾客带来的鲜花。这种正向的“现世报”,反而像生活给的惊喜盲盒。它提醒我们:善意的流动速度,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有人困惑:“如果做了坏事没被马上发现,是不是就不算活眼现报?”其实这个概念更看重行为与结果的相关性,而非时间长短。就像学生考试作弊没被抓包,但因此荒废了学业,最终在求职时暴露能力短板——这种延迟满足版的“现世报”,反而更有警示意义。
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当人们开始用“活眼现报”描述某件事时,往往带着点“意料之外的合理感”。比如朋友A抢了同事的客户单,结果自己接手后才发现对方是业内出名的麻烦户。这种戏剧性的反转,既让人唏嘘又让人觉得“本该如此”。或许这就是这个成语最核心的魅力:用最直白的方式,说透行为与结果之间那根隐形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