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guān xiǎn sài
成语解释: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成语出处:《史记 秦始皇本纪》:“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曰:'秦并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津關險僿
英文翻译:Danger in danger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体生津。3.滋润;补贴:津贴。4.天津的简称。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险:1.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险地。险峻。山高水险。这条盘山公路弯道多,很险。2.地势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险。无险可守。3.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冒险。保险。脱险。险症。巡堤查险。4.狠毒:阴险。险诈。5.险些:险遭不幸。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说到“津关险塞”这个成语,你可能联想到险要的地理位置。比如:“古代打仗时,军队若想突破津关险塞,往往需要智取而非强攻。”这里说的就是地势复杂、易守难攻的关口。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地理环境吗?其实不然。比如职场中,有人会说:“这个项目就像津关险塞,但团队协作总能找到突破口。”你看,它也能比喻抽象的困难或挑战。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自带“戏剧冲突感”。想象一个探险故事:“他们望着眼前的津关险塞,云雾缭绕的山口仿佛在嘲笑人类的渺小。”这种用法既点明环境特征,又暗示角色即将面临的考验。
有人可能会疑惑:用这个词会不会显得太生僻?我的观察是,适当使用反而能提升表达的质感。比如在商业分析中:“新兴市场的监管政策如同津关险塞,需要本地化策略才能打通。”这样的表述既准确又有文化厚度。
现代生活中,我们其实每天都在穿越各种“津关险塞”。比如程序员调试代码时的复杂逻辑,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时的耐心考验。换个角度看,这些日常挑战何尝不是新时代的“险塞”呢?
最后想说,成语的生命力在于活用。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不妨笑着调侃:“又遇到个津关险塞,看来得搬救兵了!”语言本就应该这样,既有传承又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