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ǎ jiā bì shì
成语解释:拂:通“弼”。法家:明法度的大臣;拂士:辅弼之士。指忠臣贤士。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忠臣贤士
繁体字形:灋家拂士
英文翻译:learned men and advisors
法:1.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包括法律、法令、条例、命令、决定等:合法。犯法。变法。军法。婚姻法。绳之以法。依法治国。2.方法;方式:办法。用法。土法。加法。这件事没法儿办。3.标准;模范;可以仿效的:法帖。法书。取法乎上。4.仿效;效法:师法。法其遗志。5.佛教的道理:佛法。现身说法。6.法术:作法。斗(dòu)法。7.姓。8.指法国:法语。法文。9.法拉的简称。一个电容器,充以1库电量时,电势升高1伏,电容就是1法。
家:[jiā]1.“傢”是“家伙”、“家具”、“家什”的“家”的繁体字。2.家庭的住所:回家。这儿就是我的家。我的家在上海。3.借指部队或机关中某个成员工作的处所:我找到营部,刚好营长不在家。4.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农家。渔家。船家。东家。行(háng)家。5.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画家。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6.学术流派:儒家。法家。百家争鸣。一家之言。7.指相对各方中的一方:上家。下家。公家。两家下成和棋。8.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父。家兄。9.人工饲养或培植的(跟“野”相对):家畜。家禽。家兔。家鸽。家花。10.姓。[jia]1.后缀。2.用在某些名词后面,表示属于那一类人:女人家。孩子家。姑娘家。学生家。3.用在男人的名字或排行后面,指他的妻子(qī·zi):秋生家。老三家。[jie]用在修饰语后,相当于“地”、“的”,如“整天家、成年家”。
拂:[fú]1.拭,掸去:拂拭。拂尘。2.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3.甩动,抖动:拂袖而去。4.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bì]古同“弼”,辅助。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哎呦,说到“法家拂士”这个成语啊,不少小伙伴可能第一反应是:“这词儿听着挺古风,到底啥意思?”别急,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你猜怎么着?它其实源自《孟子》里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既能用法律治理国家,又能直言劝谏的能臣。打个比方,就像商鞅变法时顶着压力推行新法,又敢当面怼秦孝公的架势,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法家拂士”吗?
等等,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21世纪了,这成语还能用得上吗?”嘿,这话问得妙!咱们公司上个月开会,财务总监老王一边坚持按规章砍掉超支项目,一边拍桌子提醒老板别忽略员工福利,整个场面那叫一个“现代版法家拂士”。你看,原则性和人情味两手抓,这词儿放现在照样好使!
不过话说回来,为啥这类人才这么金贵呢?咱们仔细琢磨琢磨——既要懂规矩,又得有胆识提意见,这不就像炒菜得掌握火候嘛!就像唐朝的魏征,既帮着李世民定法律,又敢在朝堂上怼皇帝,结果愣是怼出个贞观之治。要我说啊,这种“刺头型人才”才是团队里的宝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有朋友可能要抬杠了:“现在企业都讲和谐,这么较真不会得罪人吗?”这话对也不对。就拿咱们小区业委会来说,新当选的张律师既盯着物业按合同办事,又主动收集业主诉求,半年时间投诉量降了四成。你看,把“法家”的严谨和“拂士”的担当结合好了,反而能促进真正的和谐,这可比当老好人管用多啦!
说到底,“法家拂士”这个概念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它提醒咱们既要守规矩,也得有说真话的勇气。就像我常跟团队说的:规章制度是骨架,直言敢谏是血液,这两样凑齐了,组织才能活起来。下次遇到坚持原则又敢提意见的同事,记得给他竖个大拇指——没准儿他就是你们团队的“法家拂士”本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