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ǎi
  • kǒ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é mù hǎi kǒu

成语解释: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成语出处:《诗经 大雅 生民》:“后稷呱矣。”唐 孔颖达疏:“若孔子之河目海口,文王之四乳龙颜之类。”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定语;比喻相貌非凡

繁体字形:河目海口

英文翻译:Hemuhaikou

河目海口的意思

河:1.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河。河流。内河。运河。护城河。一条河。2.指银河系:河外星系。3.(Hé)特指黄河:河西。河套。4.姓。

目:1.眼睛:有目共睹。历历在目。2.网眼;孔:八十目筛。一方寸的网上,竟有百目之多。3.看:目为奇迹。4.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目。细目。5.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分为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等,松柏纲分为银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为科。6.目录:书目。药目。剧目。7.名称:题目。名目。8.下围棋时所围的空白交叉点,一个点为一目:中方棋手仅以一目半之优获胜。9.姓。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口: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成语评论

河目海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到底啥意思?举个例子,老张第一次见客户时,对方盯着他浓眉大眼的面相说:“您这河目海口的相貌,一看就是干大事的人。”这里既夸了外貌特征,又暗含了对能力的认可。

另一个场景里,新人小美在入职培训时,培训师看着她的简历突然笑道:“简历照片拍得保守了,真人明明河目海口神采飞扬嘛。”这种用法跳出了单纯描述长相的框架,转而强调精神面貌带来的气场。

Q:这成语只能用来夸人长相吗?A:表面看确实在形容眉眼开阔的面部特征,但古人创造这个成语时,其实暗含着“相由心生”的认知逻辑。就像现在说某人“长得靠谱”,重点不在五官标准,而在整体气质传递出的可信赖感。

Q:现代职场用这种老派成语合适吗?A:在创意行业反而有奇效。上周策划会上,总监点评设计方案时说:“这个LOGO的河目海口式构图,既有传统美学根基又充满现代张力。”老词新用反而碰撞出意料之外的表达效果。

个人觉得这类成语就像文化基因库,关键在使用时的语境再造。有次在美术馆看见抽象派雕塑,朋友脱口而出“这扭曲的造型倒是河目海口的新解”,顿时让静态艺术品多了层动态解读空间。语言的生命力,往往就藏在这种打破常规的活用里。

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当00后同事用“河目海口”形容游戏角色建模时,他们更在意的是建模比例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富贵面相。这种语义迁移恰恰说明,成语就像乐高积木,不同时代的人能拼出不同的文化图景。

最后留个思考题:如果AI人脸生成器加入“河目海口”参数调节滑块,生成的数字面容会呈现出怎样的气质特征?这个设想本身,或许就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科技碰撞出的新火花。

"河目海口"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