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i liǎn méi pí
成语解释: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成语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你这个没脸没皮的东西,滚出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要脸面
繁体字形:没臉没皮
英文翻译:No face, no skin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殁”:病没。
脸:1.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圆脸。洗脸。2.(脸儿)某些物体的前部:门脸儿。鞋脸儿。3.情面;面子:丢脸。不要脸。4.(脸儿)脸上的表情:笑脸儿。把脸一变。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殁”:病没。
皮:1.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皮。荞麦皮。碰掉了一块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袄。3.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皮儿。新书最好包上皮儿。4.(皮儿)表面:地皮。水皮儿。5.(皮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铅皮。豆腐皮儿。6.有韧性的:皮糖。7.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放皮了,吃起来不香了。8.顽皮:调皮。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老挨说,他早就皮了。10.姓。
“没脸没皮”这个成语,乍一听挺扎耳朵,但生活中还真有不少活生生的例子。比如同事小王,明明自己工作出了错,硬是把责任推给实习生,被领导批评时还嬉皮笑脸地说“下次一定改”——这种明明理亏却装没事人的样子,可不就是典型的“没脸没皮”?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有人能做到这么不在乎面子?”其实背后藏着人性密码。有人是利益驱动型,就像菜市场里常年赖账的摊贩,为了几块钱差价能扯着嗓子吵半小时;有人是性格使然,比如总爱占小便宜的邻居,蹭了你的车还理直气壮说“顺路嘛”;还有些人是被环境逼的,就像某些直播网红为了流量,穿着奇装异服在镜头前装疯卖傻。
但话说回来,“没脸没皮”真的一无是处吗?我倒觉得要看场景。比如创业者在融资时死缠烂打追着投资人,这种“厚脸皮”反而成了成功要素。不过多数情况下,这个特质确实让人头疼。就像朋友找你借钱时拍胸脯保证“下周就还”,结果半年过去提都不提,这时候的“没脸没皮”就成了破坏关系的利器。
如何应对这类人呢?我的经验是建立清晰边界。去年小区里有位大妈总把垃圾堆在公共走廊,我先是客气提醒,见她装聋作哑,干脆把监控录像打印出来贴在公告栏。结果第二天垃圾就消失了——有时候,对待“没脸没皮”的人,温和提醒不管用时,就得来点硬核操作。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互联网让“没脸没皮”有了新舞台。键盘侠在评论区肆意攻击他人,某些主播为求关注突破底线,这些行为看似获得短期利益,实则像信用卡透支信用额度。反观那些真正走得远的,哪个不是既懂得争取机会,又知道守住做人底线?这或许就是老祖宗说的“知耻近乎勇”吧。
说到底,脸皮厚薄本无绝对好坏。关键看用在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就像橡皮筋,弹性太大容易崩断,弹性太小又缺乏韧性。我们既不必为面子活受罪,也不能把不要脸当本事。毕竟人生这场戏,既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也得给别人留点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