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éi
  • shēn
  • méi
  • qi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éi shēn méi qiǎn

成语解释:言行没分寸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09章:“瞧你这个人,办事怎么这么没深没浅哪!”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指没分寸

繁体字形:没深没淺

英文翻译:No depth, no depth

没深没浅的意思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病没。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没:[méi]1.无;没有:屋里没人。我没铅笔。2.副词。未;未曾:没红。没来过。[mò]1.沉下去:沉没。淹没。2.漫过;高过:水深没顶。积雪没膝。3.隐藏:出没无常。4.把财物充公:没收。5.完了;终结:没世(终身)。没齿(一辈子)。6.同“”:病没。

浅:[qiǎn]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小(跟“深”相对,2.—3.同):浅滩。水浅。屋子的进深浅。4.浅显:浅易。这些读物内容浅,容易懂。5.浅薄:功夫浅。6.(感情)不深厚:交情浅。7.(颜色)淡:浅红。浅绿。8.(时间)短:年代浅。相处的日子还浅。[jiān]形容流水声。

成语评论

没深没浅”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才对?举个例子:公司开会时,小王突然当着所有人的面说领导“头发少得像地中海”,周围瞬间安静。这种不分场合的调侃,就是典型的“没深没浅”——看似开玩笑,实则让人下不来台。

为什么要注意“没深没浅”的行为?其实背后藏着人际交往的隐形规则。就像朋友刚失恋,你却打趣“早说那人配不上你”,本意是想安慰,但对方可能觉得被轻视。语言的分寸感如同炒菜放盐,少了没滋味,多了毁一锅。

有个有趣现象:越亲密的关系越容易“没深没浅”。比如母亲总当着亲戚数落儿子“30岁还不会做饭”,儿子表面嘻嘻哈哈,心里早拧成了疙瘩。这时候的“直言不讳”就像钝刀子割肉,伤人于无形。

我曾见过最巧妙的化解方式:同事被说“方案写得像小学生作业”,他笑着接话:“这说明我还有进步空间,要不您当回老师批改作业?”既保留了体面,又暗示了对方越界。这种弹性应对,比硬碰硬高明得多。

说到底,“没深没浅”的核心矛盾在于视角差异。你觉得是幽默,别人可能当羞辱;你以为在帮忙,对方觉得被冒犯。下次开口前,不妨想象自己在走平衡木——往前跨半步是真诚,跨一步半就是莽撞。

真正聪明的人,会把“深浅探测器”装在脑子里。就像邻居大姐劝架,不说“你们这样迟早离婚”,而是“吵架伤神,我煮了绿豆汤来降降火”。你看,关心的话换个说法,就从火上浇油变成了雪中送炭。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深浅之间藏着大片灰色地带。那些总在人际关系里如鱼得水的人,不过是比我们多带了一把分寸感的尺子。下次想说“大实话”时,记得先在舌尖绕三圈——这不是虚伪,而是给理解留点生长空间。

没深没浅的造句

  1. 造句 新的管片民警换了个年轻的,来了也没深没浅和这帮人聊这些事儿,甚至会当着别人的面问冯得才,你儿子跑哪去了?有消息记得先告诉我,立功之心溢于言表。
  2. 造句 喜儿没深没浅地开着玩笑,过来,郑然,不用管他,到里面坐。
  3. 造句 这孩子总喜欢跟别人开玩笑,而且没深没浅的,遇到好说话的一笑就算了,遇到较真的惹人家生气没少打架。
  4. 造句 少爷你不拿我当外人,但我不能乱了规矩,让人觉得我没深没浅啊。
  5. 造句 两个女生没深没浅的嬉戏声音传来,丁宁头皮发麻的苦笑,快步走过前面的小巷。
  6. 造句 老爷,阿宽还是小孩子,没深没浅也是有的,你别太生气了……
  7. 造句 李泰对小丽质是哄孩子的嬉闹,李承乾却是没深没浅的瞎胡闹,没几下,小丽质就有些恼怒。
  8. 造句 还是我自己来吧,你没深没浅的我信不着。
  9. 造句 冯刚又重新开始了他的流氓快乐生活,威望和自信再次改变了他,他不再没深没浅的与人疯闹,象个小老大似的举止沉稳表情肃穆,说起话来也变得矜持有份量。

"没深没浅"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