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g yān cái jìn
成语解释:南朝梁江淹,少有文名,世称江郎。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江淹才尽”比喻才思衰退。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江淹才儘
英文翻译:have used up one 's literary talent at all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淹:1.淹没:淹死。庄稼遭水淹了。2.汗液等浸渍皮肤使感到痛或痒:夹肢窝被汗淹得难受。3.广:淹博。4.久;迟延:淹留。
才:1.才能:德才兼备。多才多艺。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来就要走?5.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他说星期三动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风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然后怎样(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经他解释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这个工厂开办时才几十个工人。别人一天干的活儿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强调所说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麦子长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江淹才尽”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原本才华横溢,后来却突然失去了创作能力。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有些作家年轻时写出轰动作品,后来却默默无闻了?”这可能就是典型的“江淹才尽”——他们的灵感像被突然关上的水龙头,再也流不出新鲜故事。
这种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有人说是江淹做官后忙于政务,疏于读书写作;也有人说他晚年做了个怪梦,梦里有人收走了他的“五彩笔”。放到现代来看,或许更像一个程序员突然写不出代码,或是设计师对着空白画布发呆一整天——不是不会,而是找不到那种“手感”了。
那如何避免“江郎才尽”?有个音乐人的例子很说明问题:他连续三年写不出新歌,后来干脆背包旅行三个月。在云南寨子里听老人唱山歌时,突然找到了新旋律。这说明保持开放心态很重要,就像往枯井里倒水,总会有重新涌泉的时候。
有人会问:“才华真的会被用完吗?”我倒觉得更像是“暂时迷路”。去年我邻居家的画家阿姨,十年没办画展,大家都说她江郎才尽了。结果疫情居家期间,她用水彩画窗台上的绿萝,反而开创了植物微观系列,现在作品在美术馆展出呢。
换个角度看,“才尽”未必是坏事。就像手机需要系统更新,人的创造力也需要重启。有位网络作家朋友转型做剧本杀编剧,用她的话说:“不是写不出小说了,而是找到了更适合讲故事的容器。”这种转变,反而让她的叙事才能焕发新生。
说到底,江淹的故事提醒我们:才华像条河,有时会改道,但不会真正干涸。重要的是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像孩子收集彩色石子那样积累生活体验。当新灵感来敲门时,记得给它们准备足够的收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