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g hàn cháo zōng
成语解释:指江河奔流入海。也比喻魇、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成语出处:《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大势所趋
繁体字形:江汉朝宗
英文翻译:Jianghan Dynasty
江:1.大河:长江。珠江。黑龙江。2.(Jiāng)指长江:江汉。江淮。江南。江左。3.姓。
汉:1.汉水:江淮河汉。2.汉族:汉语。3.天河;银河:银汉。4.成年男人:老汉。好汉。5.朝代名。1.(前202—220)。刘邦灭秦后建立。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汉称帝,国号新(8—23)。自刘邦称汉王起,包括“新”,史称前汉或西汉。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建都洛阳,史称后汉或东汉。为曹魏所灭。西汉、东汉合称两汉。2.三国之一(221—263)。刘备建立。在今川、云、贵、渝及陕西南部。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为曹魏所灭。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刘知远建立。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史称后汉。为后周所灭。4.十国之一(917—971)。刘䶮(yǎn)建立。建都广州,国号大越,次年改“汉”,史称南汉。为北宋所灭。5.十国之一(951—979)。刘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为北宋所灭。
朝:[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朝。在朝党(执政党)。2.朝代:唐朝。改朝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朝。4.朝见;朝拜:朝觐。朝顶。5.面对着;向:脸朝里。坐东朝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朝南开门。朝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朝阳。一朝一夕。朝令夕改。2.日;天:今朝。一朝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宗:1.祖宗:列祖列宗。2.家族;同一家族的:同宗。宗兄。3.宗派;派别:正宗。禅宗。4.宗旨:开宗明义。万变不离其宗。5.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他的唱功宗的是梅派。6.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文宗。一代词宗。7.用于事情、货物、款项等:一宗心事。大宗款项。8.姓。9.西藏地区旧行政区划单位,大致相当于县。
提到“江汉朝宗”,许多人可能会疑惑:这个成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其实它源自《尚书·禹贡》,原指长江与汉水奔流汇聚,最终共同汇入大海的景象。现在常用来比喻人心归向、众望所归的状态。比如我们可以说:“这次选举结果充分体现了江汉朝宗之势,候选人提出的民生政策获得了跨阶层的广泛支持。”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百川归海”有什么区别呢?核心区别在于“江汉朝宗”更强调主动的归附与凝聚。就像公司里不同部门的创意碰撞,最终形成突破性的产品方案——这种由多元到统一的过程,恰似江水与汉水的交融,既保留各自的特性,又形成更大的合力。
记得去年参加行业峰会时,我观察到有趣的现象:二十多家竞争企业的代表,在圆桌论坛上不约而同地提到“数据共享”的重要性。这种看似偶然的共识,实则暗含江汉朝宗的规律——当行业发展遇到瓶颈时,分散的力量会自然趋向共同目标。这让我联想到,成语的智慧往往就藏在生活细节里。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要有独立判断的勇气,也要有识别大势的智慧。就像短视频平台上看似零散的创作,实际上都在传递着时代情绪,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共鸣,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江汉朝宗”?
或许有人担心:强调趋同是否会抹杀个性?观察自然界的江河就能找到答案。每条支流都有独特的流域生态,但最终都遵循水往低处流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真正的凝聚力从不排斥多样性,而是像交响乐团般,让不同乐器在指挥下奏出和谐乐章。
下次当你看到社交媒体上某个话题引发全民讨论,或是新技术标准获得行业普遍认同时,不妨用“江汉朝宗”的视角来理解。这种集体意志的流动,既包含着历史沉淀的必然性,也涌动着突破现状的可能性。毕竟,文明的进程从来不是单线前进,而是无数支流共同塑造的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