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n
  • niú
  • sā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n niú sāi wū

成语解释:汉牛:使牛出汗。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出处:清·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补语、定语;形容藏书非常多

繁体字形:汗牛僿屋

英文翻译:Hanniusaiwu

汗牛塞屋的意思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塞:[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屋:1.房子:房屋。屋顶。茅草屋。2.屋子:里屋。外屋。一间屋住四个人。3.(Wū)姓。

成语评论

汗牛塞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抽象,但拆开来看其实很有意思。比如有人问:“为什么用‘汗牛’和‘塞屋’来形容东西多?”其实啊,古人用牛拉书累到出汗、屋子塞满到门都关不上这种夸张的画面,就是为了强调数量多到离谱的状态。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张是个历史迷,家里堆满了各种古籍和文献,连走廊都摆着书架。朋友来他家做客,忍不住说:“你这简直是汗牛塞屋啊,想找本书都得先翻山越岭!”你看,这里既形容了书多到影响生活空间,又带点调侃的幽默感。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用电子书了,这成语是不是过时了?”其实不然!比如某科技公司服务器里存了上千万份研究报告,工程师开玩笑说:“咱们这数据量,汗牛塞屋都算客气了,简直是‘爆盘塞云’。”你看,只要抓住“数量庞大”的核心,老成语也能玩出新花样。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传递的“过载感”。就像现代人手机里存了几千张照片却懒得整理,或者收藏了上百篇“必读文章”却从未点开——本质上都是“汗牛塞屋”的数字化版本。知识或物品的堆积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让它们真正产生价值。

再来个反向思考:如果有人说“我家虽然书多,但每本都读过”,这时候还能用这个成语吗?其实不太合适了。因为“汗牛塞屋”更多是强调数量带来的负担感,而非单纯赞美藏书量。就像囤积症患者的房间和图书馆的区别,前者是杂乱的压力,后者是有序的资源。

最后看个职场案例:市场部小王把三年来的项目资料全存在电脑桌面上,文件夹层层叠叠根本分不清。同事提醒他:“你再这么‘汗牛塞屋’,别说找文件了,电脑都要罢工抗议啦!”这种用法既点出了问题,又比直接说“你该整理文件了”更有画面感。

说到底,语言就像个工具箱,成语就是其中趁手的螺丝刀。用“汗牛塞屋”时,重点不在牛也不在屋,而是要让对方瞬间get到“这也太多了吧”的惊叹感。下次看到朋友塞爆的行李箱或者爆满的日程表,不妨试试这个成语,保准让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