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n
  • liú
  • jiā
  • zhǒ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n liú jiā zhǒng

成语解释:见“汗流至踵”。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晚霞》:“[阿端]意计穷蹙,汗流浃踵。”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满身大汗

繁体字形:汗流浹踵

英文翻译:the sweat broke out all over one 's body and trickled down his back

汗流浃踵的意思

汗:[hàn]人和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机体通过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hán]可汗(kèhán)的简称。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浃:湿透:汗流浃背。

踵:1.脚后跟:接踵而至。2.在后面跟着;追随:踵其后。3.到:踵门相告。

成语评论

汗流浃踵”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和“汗流浃背”是双胞胎兄弟,只是更夸张地形容汗水多到能流到脚后跟。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这个自带画面感的成语怎么用。

想象盛夏正午的快递站:李师傅扛着两箱矿泉水爬六楼,制服后背湿成深蓝色,汗珠顺着裤腿往下滴,在水泥台阶上砸出硬币大小的水印。这时候说"他累得汗流浃背"当然没错,但如果改成"搬完这趟货,老李已然汗流浃踵",是不是瞬间感受到他牛仔裤都黏在腿上的狼狈?

问:用这个成语必须真的流汗到脚后跟吗?答:就像说"饿得前胸贴后背"不必当真,这里用的是夸张手法。上周我去健身房试新课,教练带我们做波比跳,三组下来运动裤膝盖处都洇出汗渍,朋友笑我"你这算汗流浃踵了吧",其实夸张中透着感同身受的理解。

工地上的张姐给我新的启发。她绑着安全绳在钢结构上行走,四十度高温把钢梁晒得能煎鸡蛋。有次她开玩笑:"我们这行,早上穿的袜子到中午能拧出二两盐。"这话里藏着"汗流浃踵"的智慧——用身体的极致体验,丈量劳动者的艰辛。

问:现在空调普及了,这个成语会不会过时?答:恰恰相反。上周带孩子去游乐园,看着扮演卡通人偶的工作人员,在厚重玩偶服里坚持互动三小时。当那个毛绒兔子摘下头套,头发像刚洗过似的滴水,我突然觉得"汗流浃踵"有了新时代的注解——所有在看不见的角落默默坚持的人,都值得被这个成语温柔包裹。

从菜场凌晨进货的摊主,到实验室里调试设备的科研人员,现代社会的"汗流浃踵"正在从体力透支转向精神专注的维度延伸。这个诞生于农耕时代的成语,反而在科技时代获得了更丰富的诠释空间——当我们为热爱之事全力以赴时,滚落的汗珠都是生命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