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shēng
  • hà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ú shēng hài yì

成语解释: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成语出处:《晋书·孝愍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裘生害義

英文翻译:Survival and harm

求生害义的意思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害:1.祸害;害处(跟“利、益”相对):灾害。虫害。为民除害。吸烟对身体有害。2.有害的(跟“益”相对):害虫。害鸟。3.使受损害:害人不浅。你把地址搞错了,害得我白跑了一趟。4.杀害:在数日前被害。5.发生(疾病):害眼。害了一场大病。6.又同“”hé。

义: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成语评论

求生害义”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矛盾——活着难道不是本能吗?为什么追求生存反而会损害道义呢?举个例子:公司老板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要求员工集体造假数据欺骗客户。这时候,员工如果为了保住饭碗选择沉默,虽然短期内“生存”了下来,却违背了诚信原则。这种情况下,“求生”和“守义”就形成了直接冲突。

有人可能会问:难道面对生存危机时,人必须牺牲道德吗?其实不然。明代名臣于谦在土木堡之变后,面对蒙古大军压境,宁可死守北京也不迁都避祸。他说:“言南迁者,可斩也!”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选择,反而扭转了战争局势。这说明关键不在于是否选择生存,而在于如何定义“生存”——是苟且偷生,还是守护更重要的精神生命。

现代生活中,这样的抉择往往更隐蔽。比如朋友借你的名义做担保,你明知有风险,但碍于情面勉强答应。这种“求生”指的是维系人际关系中的“安全生存”,但可能埋下法律隐患。有个有趣的对比:电视剧《琅琊榜》中的梅长苏,明明可以隐姓埋名安稳度日,却选择以病弱之躯重返朝堂洗雪冤屈。这种戏剧化的选择,恰好印证了“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的警示意义。它不是在否定生存本能,而是提醒我们警惕“唯生存论”的思维陷阱。就像登山者遇到暴风雪,资深向导会告诉你:有时候主动下撤保住性命,比盲目冲顶更显智慧。这里的“义”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更深层次的尊重——既包括自己的,也包含他人的。当外卖小哥顶着台风送餐时,平台强制派单的“求生”策略,反而可能危及他人生命安全,这就是现代版的“求生害义”。

最后想到个真实案例:某食品厂老板发现原材料有问题后,宁可承担巨额损失召回产品,也不让有害食品流入市场。这个决定当时让公司濒临破产,但三年后反而因为口碑逆势崛起。这或许说明,道义本身包含着更长远的发展智慧。就像古人说的“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生存与道义的天平上,有时候增加耐心的砝码,会看到意想不到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