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ú
  • x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ú xīn lì yì

成语解释:立:竖立。追求新奇,以显示与众不同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众美人亦因炀帝留心裙带,便个个求新立异蛊惑他,博片刻之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裘新立異

英文翻译:Innovation

求新立异的意思

求:1.请求:求救。求教。求您帮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进。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寻求:求学问。实事求是。刻舟求剑。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关系。供过于求。5.姓。

新:1.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跟“旧、老”相对):新风气。新品种。新的工作岗位。2.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跟“旧”相对):新社会。新文艺。粉刷一新。3.使变成新的:改过自新。一新耳目。4.没有用过的(跟“旧”相对):新笔。新锄头。这套衣服是全新的。5.指新的人或事物:尝新。以老带新。花样翻新。推陈出新。6.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新女婿。新媳妇。7.新近;刚:我是新来的。这几本书是新买的。8.姓。

立:1.站1:立正。肃立。坐立不安。2.使竖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立竿见影。把梯子立起来。3.直立的:立柜。立轴。立领。4.建立;树立:立功。立志。5.制定;订立:立法。立约。立个字据。6.指君主即位。7.指确定继承地位;确立:立嗣。立皇太子。8.存在;生存:自立。独立。9.立刻:立奏奇效。立候回音。10.姓。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求新立异”的成语?简单来说,就是不走寻常路,用别人想不到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标新立异”这个词,字面意思是“树立新旗帜,开辟新路径”,但具体怎么用?举个生活化的例子:小张在团队会议上提出用短视频代替PPT汇报,同事一开始觉得离谱,结果方案反而让客户眼前一亮。这就是“标新立异”的实际应用——打破惯性思维,用新工具实现旧目标。

有人问:“创新会不会变成瞎折腾?”其实关键在于目标是否明确。比如成语“独树一帜”,原指单独竖起一面旗帜,现在常用来形容独特的风格。某奶茶品牌在同行扎堆做奶茶时,推出“中药养生奶茶”,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嫁接新概念,销量不降反升。这说明“独树一帜”需要锚定市场需求,而非单纯追求不同。

再来看“别出心裁”这个成语。它的核心在于“心裁”二字,也就是个人独特的构思。我曾见过一位小学老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做数学教具。孩子们用矿泉水瓶盖学加减法,用衣架理解平衡原理。这种教学方式既环保又能激发创造力,正是“别出心裁”的生动诠释——把平凡事物玩出新花样。

有人质疑:“求新立异会不会脱离实际?”其实创新和务实可以共存。比如成语“破旧立新”,字面是打破旧的、建立新的,但现实中往往是渐进式改良。某老字号糕点铺保留传统配方,却把包装改成盲盒形式,吸引年轻消费者。他们没抛弃“旧味道”,只是给“旧酒”换了“新瓶”。这说明创新不必全盘否定过去,找到结合点反而事半功倍。

最后分享一个观察:求新立异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就像成语“另辟蹊径”,表面看是找新路,实则是对现有路径的补充。有位程序员朋友在开发APP时,发现用户更需要的是减少操作步骤而非增加功能,于是砍掉30%的界面按钮,结果用户留存率提升20%。这提醒我们:创新不一定是加法,减法也能创造价值。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用求新立异的表达方式?答案藏在成语“推陈出新”里:保留事物本质,改变表现形式。就像用现代音乐改编古诗词,既传承文化基因,又让年轻人愿意接受。这种“旧元素+新载体”的模式,或许正是创新的底层逻辑。

"求新立异"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