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màn jīn shān
成语解释:神话故事。金山,在江苏省镇江市。《白雪遗音 马头调 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亦作“水满金山”。鲁迅《坟 论雷峰塔的倒掉》:“扞法海禅师呴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
成语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雷峰塔》:“金山寺里法海一见许仙,面带妖色,不放下山。怒恼白蛇,忙唤青儿,带领着虾兵蟹将,这才水漫金山。”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水漫金山
英文翻译:water overflows golden hill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漫:1.到处都是;遍:漫山遍野。黄沙漫天。漫天大雾。2.广阔;长:漫长。长夜漫漫。3.不受约束;随便:散漫。漫谈。漫无限制。漫无目的。4.莫;不要:漫道。漫说。
金: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2.金属:五金。3.钱:现金。助学金。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金收兵。金鼓齐鸣。5.比喻尊贵、珍贵:金口玉言。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金发(fà)。金灿灿。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水漫金山”这个成语,源自《白蛇传》里白娘子为救许仙,施法引水淹没金山寺的故事。现在常用来形容来势汹汹、难以抵挡的局面。比如:“台风过境时,暴雨连下三天,积水几乎淹没整个小区车库,真像一场现代版的‘水漫金山’!”用这种夸张的比喻,能让人瞬间联想到场景的紧迫感。
有人可能会问:“水漫金山只能形容自然灾害吗?”其实不然。比如职场中,某公司突然被竞争对手全面打压,产品线、市场渠道同时受创,员工感慨“这简直是商业版的水漫金山”。成语的妙处就在于,它能跨越具体场景,传递“全面覆盖、难以招架”的核心意象。
再举个生活化的例子:“老张家的孩子把玩具摊满客厅,妻子刚收拾好,转头发现零食又撒了一地,她叉着腰叹气:‘你们爷俩这是要给我演水漫金山啊!’”你看,连家庭琐事都能用这个成语调侃,说明它早已融入日常表达的血液里。
我观察到,现代人使用“水漫金山”时,常带着三分无奈七分幽默。比如朋友吐槽:“双十一优惠规则复杂得像密码,购物车还没清空,促销短信已经水漫金山了。”这种用法既保留了原意的冲击力,又增添了时代特有的自嘲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趣味。
关于这个成语的深层价值,我认为它像一面镜子——当人们说“水漫金山”时,往往在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就像去年某网红奶茶店开业时,慕名而来的人群挤满三条街道,最终导致交通瘫痪。这种因过度聚集引发的混乱,正是对“盲目跟风”的生动警示。
或许有人会困惑:“为什么选择‘水’作为意象载体?”从心理学角度看,水流既有柔软的特质,又具备强大的破坏力,这种矛盾性恰好契合成语“看似温和实则强势”的隐喻逻辑。就像我们常说的“温水煮青蛙”,水的力量往往在悄然累积中爆发。
下次遇到类似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比如看到直播带货时观众疯狂刷屏,可以形容“弹幕水漫金山”;发现社交媒体被某个话题刷屏时,也能说“热搜榜快被水漫金山了”。语言的生命力,正是在这种创造性使用中得以延续。